四、巧化幹戈——仇之忍 得饒人處且饒人
古人雲: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這是一種寬容,一種博大的胸懷,一種不拘小節的瀟灑,一種偉大的仁慈。
為人處世,當以寬大為懷。生活在相互寬容的環境中,是人生的幸福,會使你忘卻煩惱,忘卻痛苦。寬容是一種處世哲學,寬容也是人的一種較高的思想境界。學會寬容別人,也就懂得了寬容自己。所謂得饒人處且饒人,自有它的道理。
一位名叫卡爾的賣磚商人,由於另一位對手的競爭而陷入困難之中。對方在他的經銷區域內定期走訪建築師與承包商,告訴他們:卡爾的公司不可靠,他的磚塊不好,其生意也麵臨即將歇業的境地。
卡爾對別人解釋說,他並不認為對手會嚴重傷害到他的生意。但是這件麻煩事使他心中生出無名之火,真想“用一塊磚來敲碎那人肥胖的腦袋”。
“有一個星期天的早晨,”卡爾說,“牧師講道的主題是:要施恩給那些故意跟你為難的人。就在上個星期五,我的競爭者使我失去了一份25萬塊磚的訂單。但是,牧師卻教我們要以德報怨,化敵為友。當天下午,我在安排下周日程表時,發現住在弗吉尼亞州的我的一位顧客,正因為蓋一間辦公大樓而需要一批磚,而所指定的磚的型號卻不是我們公司製造的,但與我競爭對手出售的產品很類似。同時,我也確定那位滿嘴胡言的競爭者完全不知道有這筆生意。”
這使卡爾感到為難,是需要遵從牧師的忠告,告訴給對手這項生意,還是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讓對方永遠也得不到這筆生意?
卡爾的內心掙紮了一段時間,牧師的忠告一直盤踞在他心裏。最後,也許是因為很想證實牧師是錯的,他拿起電話撥到競爭對手家裏。
接電話的人正是那個對手本人,當時他拿著電話,難堪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但卡爾還是禮貌地直接告訴他有關弗吉尼亞州的那筆生意。結果,那個對手很是感激卡爾。
卡爾說:“我得到了驚人的結果,他不但停止散布有關我的謊言,而且甚至還把他無法處理的一些生意轉給我做。”
卡爾的心裏也比以前感到好多了,他與對手之間的陰霾也消散了。
要想享受寬容給我們帶來的幸福,就應該學會寬容。寬容他人對你的嘲笑,寬容朋友對你的誤解,寬容領導對你的錯怪。寬容一切你該寬容的,你會覺得你的心海寬闊得可以容納山川大海,你會覺得你變得越來越豁達高尚。
每個人都生活在人群之中,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有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牽扯到利益衝突,就必然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分歧。更進一步說,社會中的人,並非每個人都是聖哲,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寬容,如果每個人都懂得寬容,那麼社會也無需“寬容”這個字眼了。
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你的人,不要讓這種傷害深埋在心底,反反複複折磨自己。得饒人處且饒人,原諒了別人,其實也是善待了自己,心胸開闊的人是最容易感受生命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