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謙者受益——謙之忍 讓自己顯得“笨拙”些(1 / 1)

十七、謙者受益——謙之忍 讓自己顯得“笨拙”些

人隻有把自己看得笨拙時,才能很容易放下自己什麼都懂的假麵具,才能有勇氣袒露自己的無知,毫不忸怩地表示自己的疑惑,這樣才能更有利於你更快更好地把握處理業務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般而言,人性都是喜直厚而惡機巧的,而胸有大誌的人,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太過直厚又絕對不行。因此,既要心若明燈,又不能為人所識破、所防範、所厭惡,就應有大智若愚的各種處世應變的方法。

適當的笨拙可以讓一個人更受人歡迎、更容易獲得成功,也可以讓一個公司迅速地成長發展。“職場風雲變幻,我自巋然不動”,憑的是什麼?就是這種適當的“笨拙精神”,它可以讓你以不變應萬變,以靜製動。把自己看得太聰明了,往往活得很累,也往往會被生活嘲弄——自己竭盡心機想得到的升遷機會,卻往往落到別人頭上;而把自己看得笨拙一些的人,更容易腳踏實地,也更容易成功。“滿招損,謙受益。”為人處事萬不可做得太滿,最好處處謹慎一些,給自己留下一席喘息之地。

虛心不是無能和自我封閉,而是在堅信自己力量的同時所表現出來的寬厚。知識淵博的成功人士往往虛懷若穀。他們所具備的冷靜、敏銳、謙遜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石。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明智之人不會自我炫耀,隻會以自己的成績讓人信服。相反,自滿自得、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實際上是最平庸的人,他們的小聰明總讓自己陶醉在令人可憐的幸福中。

總說自己行的人,要麼因為太自大,要麼因為太自卑。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聰明能得到人們的認可,但施展聰明要適可而止,不要給人狂妄的感覺。話說得過多,就是一種爭論;事做得過頭,就是一種賣弄。

鄒傑新到一家公司上班,總擔心領導和同事小瞧自己,時不時拐彎抹角地誇耀一下自己的才能。

鄒傑從上班的第一天開始,複讀機就掛在腰間。同事們問他英語水平怎麼樣,他大言不慚地說:“以我現在的英語水平足可以和外國人流利地交談。”

鄒傑為了讓同事相信他的英語口語好,總是在和別人說話時夾雜一些英語單詞。

一次,公司來了位美國人談業務。此時翻譯出去辦理業務沒有回來,而經理英語又不是特別好,正在著急之際,有人推薦讓鄒傑來試試。經理找到鄒傑,鄒傑滿口答應,一個勁地保證絕對沒問題。

結果生意沒做成。原因是那美國人說的每一句話,鄒傑都得讓他再重複幾遍,而且還要琢磨很長時間才能大概理解。美國人認為和這樣的公司打交道太累就告辭了。隨即鄒傑也被開除了。

“大膽傲慢的人常為生活的不幸所打倒。”動輒口出狂言、言過其實的人,會把自身的知識欠缺、思想貧乏暴露得一覽無餘;過猶不及,誇大其辭,反使自己說的話變成了謊言,這會銷毀你原本的智慧和品位,使你成為曇花一現般的人,落到狼狽不堪的境地。

“一個懦夫穿著英雄鎧甲,這有什麼光榮?”不要成為一個自高自大的人,那將會孤立自我,失去別人對你的尊重,斷送你的前程。擺正自己的處世態度,有張有弛地展現實際價值,虛心接受真理,把持人生的航道不偏離,這樣,你才能從從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