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太過於要求或者強迫你去做什麼,關鍵是自己要求自己。人生是要靠自己來把握的。要求自己,就是正視既成的現實、接受環境的挑戰,規定自己、鍛造自己,甚至是勉強自己,否則,光明的人生之路不會自然而然地在足下延展。人是一種趨樂避苦的動物,沒有勉強,惰性就會上揚。智者通常勸告人們每天做一兩件自己不太願意做的事,道理不外於此。這種勉強看似與自己過不去,但正是依靠這種勉強,自己的一生才能過得去。每一次新的勉強,都是對人生的主動挑戰和適應。勉強自己意味著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路,選擇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而選擇便意味著負責,忠於自己。沒有選擇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是一種被動的人生。
人到世上走一圈,總不能讓別人的評說左右自己的行為,為輿論活著,隻要你認為自己是好的,自己做的是對的,那就繼續做下去,這一點應該始終保持。
在大公司裏,主管以上職位的人常常感到自己的位置不穩固,內心總被恐懼、壓力、不安搞得七上八下。究其原因,還是怕一旦被炒了魷魚,讓別人知道了太丟麵子。可就有這麼一位經理則不然,他出差回來後,發現一張陌生的麵孔坐在他的辦公桌前,原來,他的上司換了人,結果,公司的一些重要崗位也被上司帶來的人取代了。上司要他在6個月裏在公司內部另尋一份差事,他轉到一小部門,不光職位比以前低,而且薪酬也凍結了3年。但他並不理會這個,反倒幹得更起勁兒了。別人問他為什麼會這樣?他說:“今天我在一個較小而有效率的部門當經理,比以前在總公司工作快樂多了。我受到的壓力比以前小,實際貢獻卻比以前大。”結果,不到18個月他便獲得了提升。
假使他關注別人對他的評價,他的工作即使沒有任何壓力,也會因此而產生無端的煩惱和莫名其妙的壓力。可他偏偏不在乎這些,不在乎周圍環境對他的評頭品足,他依舊像以往一樣,沒有障礙,始終追求他的理想。事實證明,他依舊是一個成功者。
隻有那些勇於調整自己思路的人,才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來。你可以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自己,打開心靈的窗戶,去嚐試那些你一向認為力所不及的活動;否則,你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反複進行同樣的活動,直到你結束自己的一生。事實上,任何一位偉人都是普通而平凡的,他們的偉大之處往往體現在敢於探索的品質和變通的勇氣之上,敢於大膽發揮自己挑戰命運的強項上。這也是他們走向成功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