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輯 幽默——醫治快樂的良方
幽默給自己戴上了神秘的麵紗,很多時候我們隻能看見她麵部朦朧的輪廓。她為什麼不把自己毫無保留地展現?幽默令人難以琢磨,幽默讓人難以理解。她吊起我們的胃口,而麵紗之後到底是什麼?
如果你想知道,那麼,請你翻過這一頁。麵紗便會被揭開,你會看到幽默的臉是美的,幽默的笑是友愛的,幽默的心態是樂觀的,幽默的意誌是堅強的,幽默的品格是豁達的。幽默包含著一個人的非同一般的涵養。
幽默是一種藝術
一位哲人說過:幽默是我們最親愛的夥伴。我們的生活需要幽默,我們的人生需要幽默,一個健全的社會更不能沒有幽默。沒有了幽默,生活將會變得單調而缺乏色彩,歲月將會變得枯寂、幹涸。幽默給予我們的是源源不斷的甘泉,它滋養著我們的心靈,潤飾著我們的生活。幽默使我們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絕境中看到希望;它是寒冬裏的一盆爐火,它是窘迫時的一個笑容……幽默美妙而又神奇。
幽默感是一種能力,一種與人溝通的能力。
幽默是一種藝術,一種運用幽默感來增進你與他人關係的藝術。
幽默以善意的微笑代替抱怨,使你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
幽默可以幫助你減輕人生的各種壓力,擺脫困境。
幽默也能幫助你戰勝煩惱,振奮精神,轉敗為勝。
當你把你的幽默作為禮物贈與他人時,你會得到相應的甚至更多的回報。
希臘哲人亞裏士多德關於幽默的見解很值得我們品味。他說:“幽默絕不輕易消滅自己的對象,而是力圖消滅它的缺點,使其日臻完善。幽默的對象是指那些本質美好,卻又並不完美的事物。當一種社會現象的總趨勢是積極的、進步的,但又存有某些缺點或陳腐的東西時,我們便采用這種略帶嘲諷的口吻,幽默地肯定事物的本質,肯定其基本與主要的方麵,清除那些陳腐的東西以及偶爾沾染的惡習,使其有益於社會價值的東西充分地顯示出來。”
幽默是一種達觀
幽默不是以居高臨下的超然態度來譏諷他人的愚蠢可笑,而是在嘲笑他人的同時,又傾注了對包括自己在內的人類可悲本性的哀憐,它是一種內涵複雜的表達。
幽默不隻是對眼前種種現象的發現和反應,而又與一種更為抽象的人生觀念相關聯。幽默引起的不隻是哄堂大笑,有時還有苦澀的微笑或含淚的強笑。幽默以悠然超脫或達觀知命的態度來待人處世。這與那種以功利觀對待人生的態度是格格不入的。英國現代傑出的現實主義劇作家蕭伯納(1856~1950)就把世事看得很超脫:
有一次蕭伯納在街上行走,被一個冒失鬼騎車撞倒在地,幸好沒有受傷,隻虛驚一場。騎車人急忙扶起他,連連道歉,可是蕭伯納卻做出惋惜的樣子說:“你的運氣不好,先生,你如果把我撞死了,你就可以名揚四海了!”
不是責難,不是“謾罵”,蕭伯納以幽默達觀的態度對待冒犯者。
將世事看得超脫的人,觀覽萬象,總覺得人生太滑稽,不覺失聲而笑,在這樣的不覺失聲中,笑不是勉強的。他們眼中的幽默,不管是尖刻,是寬宏,是渾樸,是機敏,有無裨益於世道人心,聽它就夠了。因為這尖刻、寬宏、渾樸、機敏無不是出於個人真性情,無不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超脫與達觀。
幽默是“會心的微笑”
“幽默”為英文humor的音譯。透過影射、諷喻、雙關等修辭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示生活中乖謬和不通情理之處。
“幽默”這個名詞的意義雖難於解釋,但凡是真正理解這兩個字的人,一看見它們,便會極自然地在嘴角上浮現出一種會心的微笑來,所以你若聽見一個人的談話或是看見一個人作的文章,其中有能使你自然地發出會心微笑的地方,肯定那談話或文章中含有“幽默”的成分,或者稱那談話是幽默的談話,呼那文章是幽默的文章。相信下麵印度作家泰戈爾(1861~1941)的回信定然能使您發出會心的微笑:
有一次,泰戈爾接到一個姑娘的來信:“您是我敬慕的作家,為了表示我對您的敬仰,打算用您的名字來命名我心愛的哈巴狗。”泰戈爾給這位姑娘寫了一封回信:“我同意您的打算,不過在命名之前,你最好和哈巴狗商量一下,看它是否同意。”
泰戈爾是如此的寬容和藹,他的回信又多麼飽含智慧!
“幽默”二字太幽默了,每每使人不懂。用“會心的微笑”來解釋就很恰當,而且容易理解。因為,“幽默”既不像滑稽那樣使人傻笑,也不像冷嘲那樣使人在笑後覺得辛辣。它極適中地使人在理智思考過後,在情感上產生會心甜蜜的微笑,這是最高級的幽默。幽默的種類繁多,微笑為上乘,傻笑也不錯。含有思想的幽默,如蕭伯納的幽默,固然有益於人,無所為的幽默,如馬克·吐溫的幽默,也是幽默的正宗。
幽默的人生觀是真實、寬容、同情的人生觀
幽默的人看見虛假的東西就發笑。所以不管你是虛假新聞,虛假廣告,還是一大堆人崇拜、袒護、掩護、維護的虛假偶像,都敵不過幽默的哈哈一笑。隻要它看穿了你的東西是假冒的,哈哈一笑,你便毫無辦法。所以幽默的人生觀是真實的,是與虛假相對的。
幽默還是寬容的。《漢書·張敞傳》中有張敞畫眉的一段故事:
“(京兆尹張敞)常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畫眉嫵。有司以奏敞,上問之,對曰:‘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上愛其能,弗備責也”。
這故事固然好在張敞的幽默和誠實,更好在漢宣帝的幽默和寬容。若當時兩位君臣板起麵孔來,什麼話都不好說了,張敞非得丟掉性命不可。漢宣帝不嚴於責人的寬容心就是漢宣帝的幽默。
幽默又是同情的,這是幽默與諷刺的不同之處。幽默決不是板起麵孔來專門挑剔人家的不好,也決不專門對人說些俏皮、奚落、挖苦、刻薄的話。幽默甚至厭惡那種刻薄譏諷的做法。林雨堂說:“幽默看見這不和諧的社會掙紮過活,有多少的弱點,多少的偏見,多少的迷蒙,多少的俗欲,因其可笑,覺得其可憐,因其可憐又覺得其可愛,像莎士比亞看他戲中的人物,像狄更斯看倫敦社會,雖然不免好笑,卻是滿肚子我佛慈悲,一時既不能補救其弊,也就不妨用藝術功夫著於紙上,以供人類自鑒。有時候社會出了什麼大事,大家才不會冷酷的把一人的名譽用‘眾所共棄’四個字斷送,而自以為是什麼了不得的正人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