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地下監獄,就一定要在地下?(1 / 2)

伯爾丁,是位於加州北部一座名不經傳的小鎮。

三麵被沙漠所包裹,僅有的一條通往外界的公路,也常年受風沙影響。一旦遇到沙塵暴,小鎮為數不多的居民便需自供自給。

受製於如此複雜的地理環境以及惡劣的自然環境,小鎮內的原住民正以遞減的速度,逐年減少。

但作為加州幾個重要經濟城市的北大門,這裏逐漸被蠶絲的綠地,為這幾座城市同樣帶來了惡劣的影響。

每年由北至南的風暴,總能讓經濟城市同樣遭受沙塵暴的洗禮。繼而,自上世紀九十年開始,在政府一係列的激勵政策下,不少被忽悠至此的園林人,開始在此年複一年的作業著。

這麼多年過去了,綠化麵積有所增加,但人口仍然在遞減……

主要是這裏的環境過於惡劣,沙漠氣候的伯爾丁,夏天開啟燒烤模式,地表溫度能煎熟雞蛋。一旦到了聖誕前夕零下三十來度的氣溫,能讓當地人都開始懷疑人生。

更為重要的是,還是當地地下水源的儲備量相對稀疏。雖然政府的幾個利民工程,把水源引向了這邊。可還是架不住長年累月的揮霍。

一句話說白了,這是片貧瘠卻又至關重要的小鎮。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有他在沿海的幾個經濟發達區域,就會免於沙塵的洗禮。

這有點像華夏內蒙某區域對於大京都的作用似得。

然而,誰又能想到聞名於世界卻又臭名昭著的‘地下監獄’,就位於這片區域內。很多國家及組織機構,都知曉監獄就位於這片區域的某個方位。然而具體位置在哪,誰都無法給予準確的答案。

甚至於很多機構,都在懷疑‘地下監獄’的消息,就是CIA故意放出去的。其目的,就是以此為‘誘餌’,吸引著更多CIA的敵對組織,前仆後繼的派人來此。

葫蘆娃救爺爺的橋段,每年的某個時季都在上演著。特別是由北至南的季風,開始洗禮這個小鎮時,漫天的沙塵暴阻礙了這裏與外界的‘聯係’。

這亦使得不少組織及機構,錯把這個時候當成了營救的最佳時機。孰不知,你能推斷到的,CIA同樣可以。而且人家隻需要以逸待勞的守株待兔就行了!

沙塵暴切斷了小鎮與外界的聯係,影響的不僅僅是他CIA,還有這群‘匪徒’們。換而言之,你同樣出不去也同樣無法與外界取得聯係。

如此情況下,作為東道主的CIA將更有針對性的‘甕中捉鱉’。

讓你無限的接近‘真相’,又讓你在刹那間寸步難移。這麼多年來,客死他鄉的特工、殺手、雇傭兵,堆積出了‘地下監獄’的凶名。

也讓這個原本因為‘貧瘠’被人忘卻的小鎮,被冠以了‘凶名’。也許,這才是小鎮人口逐漸減少的根本原因吧?

畢竟隻要是正常人,皆不會選擇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六個小時前,從華雷斯偷渡出境。沒有選擇‘陽光大道’的肖戰等人,而從西丁區域橫穿沙漠朝著伯爾丁奔襲。

五人全部負重百十斤前行,而水源僅占了十分之一,其餘的全部是烈性炸藥。之初,當肖戰向卡特裏娜索要這麼多烈性炸藥時,連她都驚呆了。

攜帶這麼多炸藥,別說入伯爾丁了。在路上便被人‘繳獲’!然而,不走尋常路的肖戰等人,選擇了一條更為艱苦卻相對安全的路線。

卡特裏娜所給予肖戰等人關於‘地下監獄’的情報,在後者看來有價值的線索,無非就是那麼幾條。

政府籌建的幾個利民工程,貫穿整個伯爾丁地下。唯獨在鎮南十五公裏前後屬於空白區域。可過了這十五公裏,又重新銜接南北工程。換而言之,政府的工程在某種意義上有點舍近求遠的‘繞’了小半圈。

雖然之後,這裏被所謂的專家證明有石油儲存。可就卡特裏娜所安排在此的眼線反饋,這麼多年來此處雖然搭建了設備,卻從未真正開采過。

可圍繞這個‘油田’工作的人員,登記在案的卻有近百人。進而,這片區域也是最近幾年多個組織‘盤查’的重點所在。

另外一個疑似地便是位於鎮前沿的‘KS’能源項目。這是個由當地政府主導的風電及太陽能等能源項目的科研地。

複雜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獨一無二’的伯爾丁。單從表麵上來看,把科研所及實驗地安置在這裏無可厚非。

然而,在‘地下監獄’被部分組織及機構,經過蛛絲馬跡發現在這片區域時,這個科研所存在的意義,就顯得‘另類’了。

黃沙埋沒了整個軍靴的鞋麵,深一腳淺一腳艱難前行的肖戰等人,嘴角處都已經幹裂。時不時用水液沾染嘴唇的幾人,很少選擇進水。倒不是說他們不想豪飲那麼幾口,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合理的飲用為數不多的淡水,是他們順利抵達目的地的關鍵所在。

望著那一望無際的沙丘,時不時停下腳步的肖大官人,通過定位儀確定著幾人現在的方位。然後對比著地圖,進行著合理的路線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