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華人首富”李嘉誠——商界超人的絕代計謀 10.領導人不一定走在最前麵(1 / 2)

第一章“華人首富”李嘉誠——商界超人的絕代計謀 10.領導人不一定走在最前麵

◎“有頭腦,沒手腳”得到管理之道

幾十年的商海經曆,讓李嘉誠飽嚐了創業的艱辛,也見證了世間的人情冷暖。當然,在商業投資、企業管理上,他的經驗和心得最令人期待。難怪大陸一些企業家多次前往香港,當麵求教這位商界超人。

關於創業模式,關於企業運作,李嘉誠有很多話要說。不過,他最寶貴的經驗是管理模式必須與時俱進。比如,領導人的角色就要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實現從“前線作戰”到“後方指揮”的轉換。

剛創業的時候,領導人要深入第一線,大膽嚐試做各種事情。這時候,最關鍵的是大家要同舟共濟,從而迎戰隨時可能發生的變故。但是,企業規模增大以後,麵臨的問題馬上就顯現出來了,也就是領導人精力有限,不能再具體負責各項業務。這就需要領導人必須在經營管理方式上做出變革,適應新的競爭形勢。

當年,長江實業完成規模擴張後,李嘉誠開始確立財務控製型的商業模式,以便更好地掌控這個巨無霸。對此,他形象地將其表述為“有頭腦,沒手腳”。

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集團,員工超過18萬人,在全球45個國家經營港口及相關服務、地產和酒店,零售、製造及能源與基建業務也在集團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麵對如此龐雜的一個集團,李嘉誠坐鎮和記黃埔的總部,把這裏作為一個投資決策中心,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財務管理、投資決策和實施監控上。

也就是說,作為集團最高領導人,他主要關注下屬單位的盈利情況和自身投資回報、資金的收益,而對子公司的生產經營不予過問——它們隻要達到財務目標就可以。

雖然不再像以前那樣事必躬親,但是李嘉誠沒有放棄對公司的掌控力。表麵上看他不參與具體事務,但是通過“財務”這一手段,他把握著長江實業發展的航向,讓每個人都愛崗敬業、貢獻著自己的才智,這才是一個大老板真正厲害的地方。

◎長治久安需要良好的監督和製衡製度

有人問李嘉誠,企業經營成功的原則是什麼?他回答:“如果一定要說成功的原則是什麼,那應該是追求所在行業最好的知識和技術,要努力,有毅力,還有建立好的製度。”

建立良好的監督和製衡製度,發揮人才的潛能,才能讓企業充滿生機活力,實現良性運轉。否則,領導人事必躬親,必然因為精力有限而導致方方麵麵不到位,這樣的結果是最不應該發生的。

今天是一個多元的年代,四方八麵的挑戰很多。長江實業的業務遍布55個國家,公司的架構及企業文化,必須兼顧來自不同地方同事的期望與顧慮,既要為集團輸送生命動力,還要給不同業務的管理層自我發展的生命力,甚至讓他們互相競爭,不斷尋找最佳發展機會,帶給公司最大利益。

那麼,李嘉誠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事實上,長江實業良好的監督和製衡製度是一種清晰的指引,確保了創意空間。多年來,很多不同的創意組織和管理人員表現出色,所有項目不分大小,全部都很有潛力且有不俗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