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領帶大王”曾憲梓——“正合奇勝”的經營之道 3.別樹一幟的逆向思維(1 / 2)

第七章“領帶大王”曾憲梓——“正合奇勝”的經營之道 3.別樹一幟的逆向思維

◎再難也要逆市而上

在企業發展中,逆向思維則驅動企業大步幅、同步化、跨越式成長。

1974年,世界經濟整個處於迅速衰退的態勢,無情的黑色旋風吹到香港,經濟出現了大蕭條,各種商品紛紛降價出售,“金利來”自然也躲不過這場風暴。

而深諳逆向思維之道的曾憲梓,此時在苦苦思索著:要是“金利來”降價,這將使“金利來”領帶的“名牌”將會淪為處理品,多年來苦心孤詣樹立起來的華貴、高級、唯我獨尊的形象就會被毀於一旦。名牌就像一棵大樹一樣,毀壞容易,而再讓它站立起來可就難上加難了。

曾完梓在沉思著,最後的決定卻反其道而行之:“提價!”

一語甫出,匪夷所思,眾人無不大驚:不降反而提價的作法可就是逆潮流而上了。這無疑是一場賭注,拿“金利來”的性命作抵押的賭注,有人稱這是逆向思維,以小搏大,是一步險棋。

勿庸置疑,曾憲梓獨樹一幟地逆向思維運用得爐火純青。“金利來”昂起的價格,像昂起的頭顱,傲視著同業群濟。結果令人喜出望外,不但保住了自己的地位,更是身價猛增。

當經濟大蕭條姍姍複蘇的時候,由於曾憲梓棋高一籌,以“出奇”去達到“製勝”,創造出驚天動地的奇跡來,“金利來”從此當仁不讓地占領了香港名牌貨的地位,成了獨占鼇頭的名牌領帶。

曾憲梓憑借頑強的意誌力和不屈不撓的拚搏精神,成功地締造了不同凡響的“金利來”王國。

◎頂風而行

20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香港社會又開始風靡牛仔褲製品,西裝領帶生意一落千丈,曾憲梓和金利來再次麵臨嚴峻的考驗。

麵對市場的嚴重萎縮,曾憲梓寧可自己少賺一些,也要確保金利來產品在香港的名牌地位。

他仍舊采取他的與眾不同的一貫作風,一方麵,不間斷的廣告宣傳,除了電視、電台等宣傳媒體之外,一些報紙、雜誌、路牌、球場等等都是他利用的廣告媒體。

另一方麵,他增加花款、增設除了領帶之外的男裝服飾和意大利真皮皮帶等品種,以美倫美奐、層出不窮的形式占領市場,提醒人們的消費興趣。

曾憲梓以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商業手段,充分利用每況愈下的經濟環境,一次又一次地化腐朽為神奇、一次又一次地化危機為他和他的金利來走向成功的轉機。

在今天,曾憲梓是這樣解釋他當時采取那種比較冒險決策的原因的:“市場是淡了,如果一百個人中隻有五十個人買東西了,並且這五十個人是一定要買東西的。

“問題在於剩下的這五十個人買誰的東西,假如這五十個人中大多數買的是我的牌子的產品,那麼買其它牌子的人就相對減少,這就是占領市嚐打敗競爭者的最好的機會。

“所以我會想方設法,全力出擊,一方麵增設品種,一方麵擴大廣告宣傳,爭取剩餘的顧客,令其它的牌子無法立足,於是在銷售市場上就可以順利地淘汰競爭對手。所以我認為,市場淡並不一定是壞事,在我看來,它極有可能變成一件大好事。”

曾憲梓的這一新穎的銷售手法,令金利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香港經濟複蘇、市場淡風吹過的時候,曾憲梓已經賺得盤滿缽滿了,而那些數十年來在香港不可一世的外國名牌產品,不僅僅是被淘汰出香港市場,而已從此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