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世界船王”包玉剛——“海龍王”鏖戰香江 6.“閃電戰”氣吞九龍倉
◎氣吞九龍倉
持有九龍倉股票20%的包玉剛,在進入九龍倉董事局之後,又購入了大量“九龍倉”股票。1980年4月,包玉剛屬下的隆豐國際有限公司宣布,已控製3900萬股九龍倉股票,約占總數的30%。英國人慌了,因為他們隻掌握20%的九龍倉股票,這就意味著董事長大權要交給包玉剛了,怡和集團將失去九龍倉。
就在包玉剛赴巴黎主持國際油輪會議期間,怡和核心成員召開秘密會議。6月20日,香港各大報章刊出怡和與置地的巨幅廣告——怡和係將以兩股置地公司的新股與75.6港元麵值10厘周息的債券,合計市值100港元的價格,換取一股九龍倉股票,使他們持股比例達到49%,超過包玉剛的30%。
怡和財團不愧為盤踞香港一百多年的身經百戰的商場老手,這次反擊如此突然、如此迅速、如此周密,簡直是雷霆一擊。然而,他們卻忽視了自己的對手是大名鼎鼎的包玉剛,他們太低估這位“船王”的智慧和能量了!
一向辦事謹慎的包玉剛,立刻聯係了彙豐和其他的幾家金融機構,在憑借良好信譽獲得資金保證之後,登上了返回香港的飛機,而此時,這位62歲的老人已經整整20個小時沒有合眼了。
也許,這就是所謂“兵不厭詐”、“兵貴神速”,還真的應了那句老話商場如戰場!星期日上午,包玉剛回到香港,悄悄地住進平時很少去的希爾頓酒店,並在那裏秘密約見自己的財務經理。財務經理認為,怡和提出的所謂100港元收購一股,是用股票和債券作交換,不能馬上見到實惠。而他們出現金,即使報價90港元,也有成功的把握。
但是包玉剛要的是百分百的成功,要的是速戰速決,讓怡和完全沒有反收購的機會!
“如果我們出價每股105元,那麼對手絕對無法還擊!”財務經理給出了這樣的結論。
包玉剛認為,該出手時就要出手,雖然這樣做要多付出三億港元。但這是根據對手的底牌確定的,可以穩操勝券。於是他毫不猶豫,一錘定音:“105元一股,就這樣定了!”
當天晚上,包玉剛召開了記者招待會。宣布以個人和家族的名義,開出105港元一股的高價,現金收購九龍倉股票2000萬股,把所持股份提高至49%!收購期限隻在周一、周二兩天,但不買入怡和及置地手上的九龍倉股份。同時,他也在各大報紙上刊登大幅廣告,宣布這場氣勢恢宏的反收購行動的開始。
怡和還沒有等到清醒過來的時候,就已收到包玉剛送來的請帖了:邀請二股東怡和“置地”董事出席包氏召開的第一次新九龍倉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會議!包要在會上宣布九倉主權已歸己有,說明自己將在這片名責地上描繪新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