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這可以算是一個教訓。那您的5美元賺得也太輕鬆了。”候選人氣急敗壞地說。
“沒錯,而且你必須先把錢付給我,我們才能夠接著談。因為,誰都知道,你有不講信用和賴賬的惡名。”
“你真是太可惡了!”
“不好意思,再付5美元。”
“好吧,我盡量試著控製自己的情緒。”
“好,我把前麵說過的話收回,你的那些缺陷不是你自己的原因,而是因為你有一個聲名狼藉的父親……”
“你簡直太過分了!”候選人無法遏製自己的情緒了。
“請再付5美元。”
就這樣,為了學會自我克製的第一課,這個候選人為此付出了高昂的學費。
最後,那位政界名人說:“其實,選舉遠不止5美元那麼簡單。你一定要記住,你每一次發火或者你為自己所受的侮辱而暴怒時,都可能會因此失去一張選票。而這一張選票的價值對你來說,要比這區區的5美元重得多。”
同樣的道理,對投資者或商人來說,怒氣也容易會使你失去財源,失去賺大錢的機會。而隻有那些習慣自我克製不良情緒的人才能換來平和和財富,並避免不必要的爭執。
下麵是兩種在抑製憤怒情緒中效果比較明顯的方法:
(1)認識評定法
一個心智健全的人是不會無緣無故發怒的,發怒一定有其原因和針對性。這個原因在易怒者眼中是不可忍受的導火索,但在不易怒者嚴重,就是完全無謂的小事兒。所以學會製怒就必須從提高自己對外界刺激的耐受力和對外界刺激的客觀評價入手。
第一步,對自己以往的行為進行回憶評價,看過去發怒的行為是否有必要。如果你發現過去很多時候都是明顯的無理取鬧。那就可以試著找出其中的症結在哪裏,然後避免在下次此類情況出現時產生憤怒情緒。事實證明,如果你在發怒之前能想一想發怒的對象和理由是否合理,那麼你發怒的次數就會減少90%。
第二步,低估外因的傷害性。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對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很在意,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也會耿耿於懷。或者遇事總是往壞處想,結果,越想越氣。其實,大部分脾氣暴躁的人,都是自尋煩惱,這種人製怒的技巧是,當怒火中燒時,立即放鬆自己,命令自己把激怒的事情“看淡看輕”,以避免產生更嚴重的正麵衝突。
(2)能量轉移法
怒氣似乎是一種能量,如果不加控製,就會泛濫成災;如果稍加控製,它的破壞性就會被大大削弱;如果能合理巧妙地控製,甚至可能起到有利的作用。
例如,某個生意項目出了問題,令你不能平息怒氣,那麼你就可以試著暫時轉移注意力,把精力放在一個發展順利的項目上,這樣既可以避免你憤怒情緒下做出的錯誤決策,又可以遏製住怒氣對於工作和自身的傷害。
因為,對於脾氣暴躁的人來說,發火已成為一種習慣,所以一旦露出發怒的跡象,應立即以各種方式加以自我暗示或自我阻止。以漸漸摒棄亂發脾氣的性情。
【商道真經】
冷靜的思考能力,遇事不慌,碰見問題不急躁是投資者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如果喪失了自我情緒控製的能力,就很可能做出錯誤的決策,也可能會因為自己惡劣的情緒而失去一次好的投資合作機會。
憤怒是每個人都會出現的情緒,但是在生意場上,什麼時候應該合理控製自己容易發怒的情緒是非常關鍵的。當你能夠以平和的心去麵對一切不如意時,財富也會悄悄向你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