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小和尚徹底堆成了一個mt,至此,小和尚才終結了自己是拖油瓶的想法,第一次覺得自己在團隊中也是個有大用的人,雖然這個團隊也才兩個人而已。
這些天兩人又鑽研了很多,但是到最後全都一無所獲。比如段飛想要聯係上藏青那些人,但是發現除了係統還記得這些名字外,其他的根本就沒法找到。
或許這也是為了保護係統宿主吧。不然萬一在試煉之地跟什麼人結仇,那人來到現實也能找到對方,對方肯定倒黴了。
想通了這些,段飛二人也不再糾結。不過段飛始終都是個商人,最起碼段飛認為自己是個地地道道的商人。
俗話說得好,無商不奸,無奸不商嘛。
所以段飛充分的運用了自己的商業頭腦,給活佛寺的住持設計了一套十分有商業性的宣傳方案,這套方案不見得多麼高明,但是對於活佛寺來說,可能是最適合,並且最高效的宣傳方案。
雖然大多數長老對這種“商業企劃書”頗有微詞,但是在住持老人家的一力支持下,最終活佛寺確定了要按照段飛設計的方案來進行佛教宣傳,甚至準備請出幾位閉關多年的高僧出關見一見世人。
既然是個商人,段飛自然不可能隻給活佛寺設計了計劃書,他同樣給自己設計了一套計劃書,不過這並不是為了他個人的利益,而是要代表牧歌集團,捐助活佛寺內門五十套密教僧袍,以及外門二百套密教僧袍。
而且這不是一次性的,以後每年都會捐助這些數量,這些數量隻會上升,不會下降,這等於是將活佛寺跟牧歌集團的服裝產業綁在了一起,既是慈善事業,同時也能推進牧歌集團在各個社會層麵的知名度。
總之這基本就是個一本萬利的買賣,不然段飛怎麼會做呢?
其實關於這套方案,住持以及長老們都是不同意的,他們可以收香火錢,但是那香火錢必須是香客真心像佛僧請願,最後心甘情願,並且覺得“就應該如此”的捐香火錢,可不是像乞丐一樣的乞討。
而且他們得到的香火錢等等,從來都不會用在奢靡享受,而是用來修繕這古老的寺廟古刹。香火錢因佛而來,最後全都回歸到佛的身上,成為為佛像遮風避雨的一部分牆壁,這也算是了解了善緣,結束了因果。
而且相比起不勞而獲無功受祿,實際上他們更加害怕的是沾染上段飛所帶來的因果。他們是密教,而且是內門,隱匿在山間半個多世紀之久,用老住持的話來說,這半個多世紀就是為了斬斷外界的因果,但是段飛的到來叫醒了活佛寺這尊睡著的大佛,如今活佛寺要動動筋骨,但是卻不會願意隨便招惹其他的因果。
段飛提供服裝,他們是萬萬不敢同意的,因為誰知道接受了之後會給活佛寺帶來什麼樣的因果?這是長老們不願意看到的。
但是計劃書都做出來了,就由不得這些老和尚了。段飛辯解了一個下午,最後以“我們之間早就有了因果”結束了這場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