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世界薄情我深情(1 / 3)

人生就是無數次想要逃離,又無數次咬牙撐住的過程。

大學生簡單雖然也就20歲,可他很早就懂得這個道理。

再難也要咬牙堅持,猶如媽媽楚寒露,懂事的他也一直用這個信念支撐著自己。

他老早就知道,世態炎涼,不去消極處事。

而他人世界,也不去妒忌羨慕。

可是簡單的爸爸簡樸跟兒子相比,在識人上相差甚遠。

有人說過,有時候看錯人,不是其他原因,是因為你太善良。

中年人簡樸活了大半輩子,才明白這個道理。

簡樸的木材廠位於寧城市的東郊。

占地近50畝地,這塊地在25年前曾是荒涼之地。

周圍是荒草雜生,沒有一點人煙。

從事商品批發的個體戶簡樸,在他高中畢業後就外出打工。

憑借辛苦勞作掙了筆錢,幹起了生意紅火的商品批發。

起初,他商品批發幹的有聲有色。

在農村務農的姐姐簡芳和姐夫章大看著眼紅。

靠那十畝地勉強養家糊口的簡芳夫婦倆,將十畝地轉租出去,來到寧城市投奔弟弟簡樸。

簡樸看著衣衫襤褸的姐姐一家。

麵如菜色的臉龐、瘦骨嶙峋的身體,他心裏濕漉漉的。

簡樸沒想到,幾年未見的姐姐竟被窮困折磨地沒點人樣了。

他連忙將50平米的門店拓展到200平米,吸納姐姐夫婦倆參與進來。

簡樸出錢在外拉貨收賬。

簡芳夫婦沒錢就出出力,守著門麵照應著。

一年的功夫,不知是攤子鋪的太大,還是別的什麼原因。

原本紅紅火火的商品批發部,就出現資不抵債、虧損的局麵。

在債主的追逼下,簡樸不得不關門,還欠下銀行貸款8萬元。

這8萬元貸款是他一人承擔的。

簡芳夫婦倆嚇得不敢吭氣,趕緊跑回了農村,夫妻倆生怕簡樸讓他倆承擔債務。

就在簡樸被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遇到了單純善良的楚寒露。

在公交車上,簡樸護住了被流氓騷擾的楚寒露。

倆人相識後,一來二去的,兩個年輕人走到一起。

楚寒露嫁給簡樸後,簡樸又憑借楚寒露爸媽和大姐楚白露手頭的餘錢。

將這低價出售的50畝木材廠買了下來,他改行幹起了木材生意。

有了屬於自己的廠房,又有了溫暖的家,簡樸幹勁十足。

他一門心思讓妻兒跟著他過上幸福平靜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行了。

簡樸不惜力、肯吃苦,用五年時間就翻了身。

他不僅早早償還了銀行的欠款,還掙錢買了套別墅。

木材廠紅火的生意讓簡樸很滿足。

他以為生活就這樣平靜地過下去。

一個賢惠豁達、善解人意的妻子。

一個聰明伶俐、活脫狡黠的兒子。

有套別墅,又有車,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就在兒子10歲那年,姐姐簡芳又來到他的木材廠哭訴。

農村的苦日子,他們實在過不下去了。

他們夫妻倆來寧城市給弟弟打工。

有了商品批發生意的那次教訓,簡樸沒有應允。

簡芳見打工不行,就哭哭啼啼地懇求簡樸幫他夫婦倆做擔保。

他們要用銀行貸款,去做收購廢品的生意。

簡樸有不少熟人,知道收購廢品是筆好買賣。

他到銀行幫姐姐做了擔保,貸款三萬元。

簡樸沒將這事告訴妻子楚寒露。

萬萬沒想到,簡芳夫婦壓根就不是做生意的料。

不到一年時間,賠的一塌糊塗。

簡芳夫婦償還不了貸款,又直接跑路。

當銀行工作人員找到簡樸的別墅。

楚寒露這才知道,丈夫瞞著她幫大姑姐做了擔保。

夫妻倆拿出當年的利潤,替簡芳夫婦倆償還了銀行貸款。

簡芳夫婦倆知道弟弟幫著他們償還貸款,不知又從哪裏冒了出來。

他們夫婦倆提出來,在簡樸的木材廠打工,來償還弟弟幫著墊付的銀行貸款。

簡樸不得已,又將姐姐夫婦倆吸納到自己的木材廠。

恰逢木材廠拓展業務,除了製作三合板外。

他又購買一套製作一次性筷子的機器設備。

不知為什麼,簡芳夫婦的加入,不但沒給木材廠帶來一絲活氣。

木材廠市場的生意就開始不景氣了,生意走下坡路。

木材廠擠壓不少的存貨,又出現賠本經營的現象。

連著賠了五年,簡樸已經沒有了周轉資金。

簡樸為了維持木材廠的正常經營,準備到銀行貸款。

簡芳夫婦倆聽說後,告訴簡樸。

他們開餐廳的大女兒章慧手頭有個50萬元,比銀行高一個點的利息借給他。

章慧和丈夫張劍鋒倆人也主動提出,不需要大舅簡樸找人擔保,隻要大舅打個借條就行。

簡樸尋思著,在銀行貸款光跑辦手續,就花費不少的時間。

借銀行的錢,跟借親外甥女的錢都是一樣借。

反正都要給利息,雖說給外甥女的利息多一個點,可要少跑腿。

簡樸從外甥女婿那裏借了50萬元,勉強維持了兩年,又全賠了進去。

麵臨窘境,簡樸拿著別墅做抵押,在銀行貸款60萬元。

就在簡樸準備拿著這60萬元,計劃承包跟木材廠相鄰的2000畝地種植冬麥。

外甥女章慧打來了電話,“大舅,我爸媽早就想著在寧城市買套樓房養老,我跟劍鋒商量著,先給他倆墊付樓房款,你也知道,我們的50萬元在你那兒。聽我爸媽說,你從銀行那貸出來60萬元,大舅,你能不能把我那50萬元先還給我。”

簡樸是個臉皮薄的人,晚輩開口要自己償還借款。

他也不好再說什麼。

簡樸在電話裏跟章慧商量到,“小慧,你把銀行卡號給我發過來,我把50萬元打到你賬戶裏。”

那邊的章慧早有了自己的小九九,“大舅,我在外地呢,這樣行不,你先幫我把50萬元房款打到寧城市錦繡房產,房子我已經挑選好了,錦繡一期12號樓301室,房款47萬元,維修基金和稅金2萬多。等我從內地回來,把你寫的借條還給你,我借給你的這50萬元,今年四個月的利息就算了。”

簡單一聽,沒起一點疑心。

他到了錦繡房產忙前跑後,幫著姐姐簡芳購買了一套一百平米的住房。

借條的事情,簡樸沒急著去索要。

他想著到每年春節時,外甥女一家會來寧城市給他拜年,那時順便讓章慧捎帶過來。

善良的簡樸沒想到,當年的年底,章慧的丈夫張劍鋒給他打來電話,索要50萬元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