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修身篇 1.山西文水,武家崛起——不讓出身決定命運(1 / 2)

第一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修身篇 1.山西文水,武家崛起——不讓出身決定命運

武則天是中國曆史上空前絕後的一代女皇,她所統治的是一個大氣磅礴的王朝。她在一個男權獨立的國度裏雄飛高舉,君臨天下。在她的時代,禁區可以突破,命運可以改變,激情和夢想造就了千古流芳的大唐氣象。

她的美貌、智慧、狡詐、狠毒、領導藝術、領袖魅力、卓越的洞見力,都為後世百姓和文人津津樂道,千百年來不休。那麼她是怎樣從唐太宗的才人變成唐高宗的皇後的?又是怎樣在一個千百年來都由男人統治的世界裏,成為一代女皇的呢?這一切的一切都與她的家庭和出身不無關係。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性格決定命運?她一生的動力從何而來?是什麼樣的經曆造就了武則天這樣的奇女子?這恐怕要從她的父親武士彠說起了。

魏晉以來,中國盛行門閥製度,門閥士族在社會上享有極大的特權,政壇中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麵。世家大族成為中央政權的靠山,豪強地主操縱著國家政權,宦吏選拔、地位高下,全憑門第。

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為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人,先祖居住在安徽宿縣。武家的六代祖名洽,是魏國的平北將軍、五兵尚書,被封為晉陽公,因此徙家於北國文水;五代祖名神龜,曾當過國子監祭酒。高祖名克己,官至本州大中正,越王長史;曾祖名居常,北齊鎮遠將軍;祖父名儉,任後周永昌王谘議參軍;父親名華,一直跟隨東郡丞。雖然武家也算得上是官宦人家,但世無名人,世代以經商為主。所以,就家世而論,武家隻能算個寒門庶族,家族地位並不顯赫。

到了武則天父親這一輩,武家共有兄弟四人。武士彠是家中老四,他的三個哥哥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武士彠得到了家人的嗬護,處於一個很利於他成長的環境中——父兄創家立業,生活日漸富裕,他也因此獲得了讀書的機會。雖然是在私塾讀書,而且時間也不長,但他卻極愛研究兵書,他自己還根據《孫子兵法》,並結合當時的兵事寫成了《兵書典要》一書,此書共30卷,體係完備,思想精深,具有重大理論價值,這也從側麵反映出他的讀書積累已達到一定水準。除此之外,他還好交友,沉毅、堅定、善謀的性格使他得到了不好知心友人。這都為他以後仕途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到了武士彠年輕時,他還挑著擔子去各村賣豆腐,可是這種小本經營隻能勉強養家糊口,並不能大富大貴。盡管隻是文水縣的一位小商人,但見多識廣的武士彠不甘於滿足現狀。

隋朝末年,由於隋煬帝好大喜功,漸趨驕奢,大興土木。官傣僚地主更以求田問宅為急務。而恰巧在武士彠的家鄉,四周多是山巒穀地,木材資源十分豐富,精明的武士彠抓住了好機會,便和同鄉的許文寶聯手做起了木材生意。

在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的堂弟,即燧寧公楊達受詔與宰相楊素、宇文愷營建東都洛陽。由於武士彠好結交,他的情報網非常發達,很快便得知了此消息。他想:這可是個好機會,這不僅能讓自己做一大筆木材生意,而且對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很可能會有大幫助。於是,武士彠精心準備了一份厚禮見到了楊達,通過楊達他果然做成了這筆木材生意,並且楊達還應允他長期供應營建洛陽的木材等物資,武士彠因此一夜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