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機遇篇 2.聞名後宮,才情畢現——讓別人知道你的優勢
武則天深知“以色事人,是不會長久的”。美貌固然重要,才識才是戰無不勝的重要法寶。更何況,唐太宗是曆史上渴求人才的明君,他對於女人的喜歡肯定不會單單停留在美貌上,而應更注重於女人的才華。所以,武則天入宮後並沒有沉湎於對自我外在美的一味追求中,而是充分利用新的學習環境,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皇帝的賞識。
作為一代帝王,唐太宗喜歡有才之人,對有才情的女性他也是極為看重的。他宣武則天入宮任才人,不僅是因為她的貌美,更重要的原因是基於他對武士彠教育女兒的了解,聽說武則天能詩能文、書法、音樂皆好。
才人作為後宮女侍,主要職堂祭禮、宴飲和引導命婦朝覲。她們被選入宮,除儀容之外,主要看資質和天賦,入宮後還要進行嚴格的教育和宮中的熏陶、隨習。她們要等學好了,熟悉了,年齡稍大一些,才能去管事。才人屬於正五品,雖是一個職務,卻是皇帝姬妾的範疇,也就是近身侍女。
唐宮裏培養後宮新進女官的“學宮”有兩處:一個宮教館,收教館博士教育女官的算學、書法、音樂、美術和職掌知識、才藝等,相當於現在所說的“專業知識”。另一個是文學館,由儒學博士掌教經、史、子、集、老莊、文賦詞章和吟詠等,相當於現在所說的基礎知識。此外,還要由宮高一級有經驗的女官教習侍奉皇上和後妃的一些具體作法、禮儀,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實踐課。
武則天十四歲被選入宮中,以武才人的身份躋身三千宮女中,但她絕不甘願做一個隻懂得煽情的宮女,而是要做一個真正的才女。
她聰明好學,自幼就受到了父母良好的教育。父親去世後她遭人白眼,受人欺侮。如今進入大唐宮室,她感到一切都那麼豐富、有趣。宮裏優越的學習條件和書籍,使她有了強烈的求知欲望。
其實,宮廷裏的大部分人是不愛好學習的,除非那些書香之家或富貴人家的子弟。後宮的女人們,更是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濃妝豔抹上,盡可能用身上的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來達到取悅皇帝的目的。隻要能得到皇帝寵幸就行了,今天等不到,明天等,直等到白發如霜帶著惆悵入土。
而武則天卻不這樣認為,她要充分利用這個新的學習環境來充實自己。因為她深知,要想得到皇帝的寵幸,在後宮中站穩腳跟,僅靠自己的美貌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博覽群書來提高自身的魅力。
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快地在眾多佳麗中脫穎而出,武則天孜孜不倦地學習著。她所學的不是簡單的讀書寫字,也不是作文、書法、朗誦詩詞,而是參加儒學講習。參加學習的這些宮女們,隻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充實一點。
武則天與她們有所不同,她是為了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而學習。由於學士的熱情教學,使武則天學得很快。除了研究儒學以外,凡是能學到的東西,她都貪婪地吸收。她讀書多憑自己的愛好,喜歡有韻的文章,比如:《詩經》、古風、詞賦,尤其喜歡宋玉、賈誼、司馬相如的詞賦。曹操父子的詩文她也很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