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運作篇 1.再次回宮,甘當“棋子”——不要和錯誤的對象交往
再次入宮的武則天無論從出身、年齡甚至容貌上,恐怕都不是蕭淑妃的對手。由於經過太宗朝長期的鍛煉,感業寺的佛居生活,使她不斷地進行反省和總結,在政治上有了清醒的認識,因此,她具有她們所缺乏的成熟和睿智。入宮不久,她就看清了李治後宮的形勢,對於王皇後引她入宮的目的也了然於心。為了自己的將來,她甘願當王皇後的一顆“棋子”。那麼,為了在後宮站穩腳跟,她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再次入宮的武則天不僅在年齡、容貌上沒有了優勢,就是在地位上也不如先前。當初好歹還是一個五品的才人,現在隻能在皇後的宮殿裏做一名沒有品級的侍女。就連這卑微的侍女之位,也是她花費了無數的辛苦,無數的心機,才換來的。她在心裏告訴自己:你已經死過一次,已經無路可退了,你的後麵就是萬丈懸崖,不是生就是死。所以,她無論在言語上,還是行動上都要特別小心,再也不能讓任何機會從自己的指尖溜走了。
現在的她在政治上已經成長起來了。入宮不久的她就已經看清了後宮的形勢,她明白王皇後之所以引她入宮,並不是出於愛心,而是想把自己作為一把利劍,刺殺她的情敵蕭淑妃。根據當時的形勢,她對自己的前景做了一個明確的規劃,並製定了相應的方針和策略,對與她後宮命運息息相關的三方麵實力進行了籠絡。
武則天的忍性果然很好,這是她為才人十幾年、做尼姑三年獲得的硬功夫。她把王皇後當作救命恩人和再生父母,在她的麵前盡情扮演著一個仆人甚至是奴才的角色。從入宮開始到產前,她對王皇後總是殷勤備至,見機行事。她每天定時來到皇後麵前,總是很有禮貌,問禮請安,端茶奉水,隨時聽從皇後的召喚,細心而又禮節周到地做好皇後要辦的事情,從不多說份外的話。離開皇後以前,還細致地把皇後的一應需要準備好。
無論對皇後還是其他侍女,她都保持謙恭、謹慎的態度。雖然已被皇上頻頻臨幸,但在皇後的麵前,卻總是顯得很謙恭,既不侍寵,也不張揚。對皇後盡量卑躬屈膝,處處奉承,還時常勸李治去皇後那邊過夜。果然不出所料,她很快就取得了皇後的好感,皇後還把她這位精明能幹、細心體貼的侍女,當成自己可信賴的心腹。
她還極力迎合高宗李治,牢牢地抓住他的心,讓他更愛自己,甚至隻愛自己。除此之外,她還廣交朋友,注重團結,跟身邊最普通的宮人打成一片。從而達到籠絡人心的目的。
武則天的表演實在是真實感人,王皇後高興得心花怒放,一個勁地在李治麵前誇獎她如何知書達理、賢淑聰明。李治仁厚,以為武則天心地純良,能與皇後融洽相處。這樣一來,使本就寵愛她的李治,在王皇後的煽風點火下,在廣大宮人的齊口稱讚下,對武則天好得已經不能再好了。
從此,李治下朝即來正宮,而且他也從心底感念皇後的賢德,與皇後恢複新婚時的於飛之好,也不怎麼去淑妃宮了。皇後又重新獲得了李治的垂愛,為自己計劃的成功感到高興。
其實,無論是皇後還是皇帝都小看了武則天。以她的聰明才智,以她在後宮和寺院多年錘煉的心計,怎麼可能把皇後瞧在眼裏。她之所以要擺出這種姿態,也隻是為了能在後宮站住腳。皇後畢竟是六宮之主,得罪了她是沒有好處的。而籠絡宮女,廣結善緣,處處多栽花少栽刺,正可以看出她內心的淒惶。對於一個曾侍奉過先帝,身份尷尬的普通侍女來說,籠絡下人可以為她打下良好的人緣基礎,為日後組建後宮情報網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