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立身篇 3.改立太子,不講溫情——“福”射身邊人(1 / 2)

第五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立身篇 3.改立太子,不講溫情——“福”射身邊人

有道是“高處不勝寒”,武則天雖然當上了皇後,但她總感覺自己的位子還不夠穩固,缺乏安全感。尤其是王皇後和蕭淑妃事件,讓她覺得高宗李治的寵愛是多麼的不牢靠。既然丈夫靠不住,她就決定靠兒子。於是,武則天就開始考慮,怎樣將自己的兒子扶上太子之位。而太子李忠,開始成為繼王皇後和蕭淑妃之後,武則天打擊的第二個目標。那麼,她是怎樣把自己的兒子扶上太子之位的呢?

對於武則天來說,永徽六年是她最成功的一年,也是最有成就的一年,更是她邁向女皇寶座最重要的一年。她以強硬的手腕擊敗了王皇後的強硬派和保守派,廢除了王皇後和蕭淑妃,掃除了她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走上了女人的最高位,母儀天下。但她並沒有得意忘形。她知道,皇後的地位來之不易,要保住這一地位,還得進一步努力。雖然她殺害了王皇後和蕭淑妃,徹底消除了她們給自己帶來的隱患。

在害死後妃的同時,武則天心中還掛著另一件更大的事,就是改立太子。這是鞏固後位、排除關隴集團威脅的另一個關鍵性的行動。這樣一個重大而關鍵的事情,武則天是決不會放過的。所以剛當上皇後的她,又開始了解除威脅的鬥爭。

現任太子李忠是唐高宗李治的長子。因他的生母劉氏出身很低,而王皇後一直無子,所以收他做了養子,希望靠他來穩定自己的位置。可憐的李忠被封為太子後,在光環的照耀下,不但沒有感到榮耀,反而如履薄冰,戰戰兢兢。他在太子的位子是幹了四年,雖然他是王皇後用來對付武則天的一枚棋子,看起來老實巴交的,但他一點都不傻。

這四年來,李忠親眼目睹了武則天的宮廷鬥爭經曆,知道武則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也明白自己有幾斤幾兩。特別是武則天給長子取名李弘這件事,更讓他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所處的位置。

所以,他一直潔身自好,從不沾染任何政治勢力。當他看到養母王皇後被廢,隨後又慘死,心中很是惶恐。政治嗅覺靈敏的他,已經預料到武則天下一步要做什麼了,於是他主動向父皇請求退位。反正這個太子也當不下去了,這應該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對於兒子李忠的這一舉動,李治是沒想到的。要知道,大唐帝國的太子,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位,是何等的榮耀啊!很多人,明知道那即將不屬於自己了,還要負隅頑抗。他雖然不太器重自己的這個長子,卻對他的這種明智、大度、禮讓行為肅然起敬。他甚至覺得很愧疚,因為他從來沒有盡到過父親的責任,在他看來,這個太子就是一個擺設,早晚得撤換,而他這樣對待李忠,就是因為李忠不是嫡子。

麵對李忠的退位請求,李治並沒有立即批準。因為,他不想讓李忠感覺到自己是個薄情寡義的父親。況且,目前還不是讓李忠退位的時候,等到時機成熟,自然會有人上表請求讓他退位的,那時,他再順水推舟,李忠就不會怪他了,他在心裏也就不會太自責了。正如李治所料,充滿野心的武則天為了更加穩固自己的地位,迫不及待地密令她的心腹許敬宗,讓他在朝堂之上奏立太子之事。

第二天早朝,許敬宗就上了一道奏文:“皇上,永徽之始,無嫡子可立,以忠暫代儲位,實屬無奈。而今已有正嫡,不可反植枝幹,倒襲代衣。皇太子是國之根本,現在皇後有親生子,若讓庶子占據太子之位,將來勢必成為國家大亂的根源,望皇上盡早決斷,乃國家之福!”正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在武則天這個英明神主的主子在領導下,許敬宗的這個建議,不僅陳列了立武則天兒子為太子的正當理由,還說根源不正會引起國家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