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審勢篇 8.整肅吏治,駕馭百官——按原則辦事樹威信
長孫無忌這批烈馬被武則天搞定後,她開始馴馬——駕馭百官。由於她是以皇後身份輔政, “正人君子”不會支持她,而她又勢單力薄,因此便任用了一批被關隴集團排擠的庶族官員,為她開路。由於“饑不擇食”,一些像李義府那樣貪婪、奸詐的小人,也被她用作衝鋒陷陣的幹將。不過,對她來說,“小人如衣服,利益如手足”。當政權穩操在手中之後,她就會順應人心將他們毫不留情地拋棄。那麼,她到底是怎樣整肅吏治的呢?
武則天在爭奪及鞏固後位的過程中,由於手中無將無兵,勢單力薄,“正人君子”又不主動依附她、支持她。無奈之下,她隻得任用了一批被關隴集團排擠的庶族官員,為她開路。由於“饑不擇食”,未免魚龍混雜,一些像李義府那樣貪婪、奸詐的小人,也被她用作衝鋒陷陣的幹將。對此,她心中有數,她始終處在操控的地位,不會為小人所左右。小人的角色,不過是揣摩她的政治意圖,充當一個工具而已。
武則天憑自己的聰明、睿智,對朝中官員了如指掌,誰有什麼特點、有什麼缺點、用在何處、如何使用,她都駕輕就熟。她就像一個高級的馭手,穩坐在轅上馭馬,眾馬都被她上了籠套鼻鎖,她知道該怎麼使用、駕馭他們。當長孫無忌這批烈馬被她搞定以後,她就開始了馴馬——駕馭百官。
對她來說,“小人如衣服,利益如手足”。既然政權已經穩操在手了,那麼,這些小人、酷吏也就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她就會順應人心將他們毫不留情地拋棄。
中書令李義府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立武則天為皇後的大臣,可以說他打響了廢王立武的第一槍,所以武則天對他一直是另眼相看。在唐高宗和武則天聯手處理元老重臣的過程中,他也是得力幹將。帝後二人都把他當做自己人來看待。
可是,他仗著自己是武則天的親黨,又掌握著選官的職權,他家成了大唐賣官的專業戶。由於他本人和他的老婆、兒子、女婿的橫行不法、明目張膽惹得民怨很大,所以有人將他賣官受賄之事秘奏了高宗。
如果此事放在以前,高宗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過問,不理睬,加以包庇與保護。但是,現在高宗對武則天和她的親信,沒有了以前的熱情與好感。因為,在武則天的權力欲望越來越膨脹的過程中,高宗的心理也漸漸起了變化。當他發現原本乖巧的妻子,已經在朝中培植了一股和自己相抗衡的勢力的時候,他的內心開始失去了平衡。所以他對李義府的恃寵而驕、目無王法,再也不能視而不見了。
這天,高宗召來李義府,他看在武則天的麵子上,還是語氣溫和地說:“卿的兒子女婿做事很不謹慎,多有不法之事,朕尚可為卿掩飾,卿也應該注意一些才是。” 讓高宗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番“好意”,李義府不但不領情,反而勃然怒色,他很不高興地質問道:“這事你是聽誰說的?”
高宗壓抑著胸中的怒氣,不高興地說道:“朕有必要告訴你是誰嗎?” 如果是一般人看到皇帝動怒了,趕緊跪下認個錯也就完了。而李義府對高宗竟然連正眼都沒瞧,把皇帝擱那,大搖大擺地離去了。
高宗看著李義府離去的背影,氣得渾身發抖,半天都不出話來。一個臣子竟敢無視天子,自己這個天子當的也太窩囊了。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治這個奴才的罪。惹怒了皇帝的下場是可想而知的,沒罪都能給你安一個,何況是這個本來就不安分守己的李義府了。
機會終於來了,李義府對望氣(占卜吉凶)的杜元紀非常信服。一天,杜元紀對他說:“閣下宅第之上,籠罩著一股不詳之氣,驅走此種不詳之氣,需要二十萬……” 此時,他的母親正好去世,他還想讓杜元紀給母親望一處風水。於是,就和杜元紀一塊來到離洛陽不遠的北邙山,那裏有很多東漢王族和貴族的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