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女人應學武皇之自主篇 2.自命天後,坐擁專權——做第一個肯定自己的人
在我國古代,按照常理,一個男人能得到的尊貴的名號是皇帝,一個女人能得到的尊貴的名號是皇後。可是,已經跟唐高宗並稱為“二聖”的武則天,還不滿足,她又想出了一個更尊貴的名號來標榜自己,讓皇帝改稱天皇,皇後改稱天後。那麼,天後這個稱號她是怎麼提出來的?她想利用這個稱號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呢?
公元674年,也就是上元元年,武則天和唐高宗合稱“二聖”十年之後,唐高宗的身體每況愈下,繁重的國事都須仰仗武則天的聰敏果斷,武則天利用唐高宗的信任,終於可以放開手腳來積蓄自己的政治力量了。
威望漸高的武則天,由於野心的膨脹,已經不滿足於自己目前的稱號了。有一天她向唐高宗提了一個建議,說:“陛下,咱們現在是以孝治天下,可是我認為咱們孝順得還不夠,你看咱們的祖先建立了那麼多的豐功偉績,可是在他們的名號上都沒有體現出來,這是咱們的不對呀。咱們應該給他們每人加一個尊號,讓人們一聽尊號,就知道這個皇帝幹了什麼了不起的功業。”
高宗一聽有道理,就給每個祖宗加了尊號:唐高祖李淵是大唐帝國的開國皇帝,就給他加了一個神堯皇帝的稱號,高祖的皇後竇氏加了一個太穆神皇後的稱號;文皇帝李世民加了一個太宗文武聖皇帝的稱號,皇後長孫氏加了一個文德聖皇後的稱號。因為已追封了太宗和長孫皇後為“聖”了,為了避其稱號,所以,武則天才建議把先前的“二聖”改尊為“天皇”和“天後”的。
在高宗看來,天後就是天皇的皇後。但對武則天來說,這個天後的稱號卻有意味深長的含義:首先天意味著天命,她是想告訴人們自己是一個得天命的皇後,其次,天還可以理解為天之後,這就相當於把她與高宗給分開了,她不隻是皇帝的皇後,還是天的配偶,和天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武則天這個天後的稱號,足已反映出她的政治理想已經發生了改變,她已經萌生了當皇帝的念頭。
在武則天自命天後之後,她又做了一件反常的事情,那就是開始提拔曾經被她打壓過的娘家人。因為她要想當皇帝,建立武家王朝,就得培植自己的核心力量。那麼,她該先提拔誰呢?經過一番思慮,她決定先提拔姐姐的兒子賀蘭敏之,雖然姐姐也曾經對不起她,但她們畢竟是一母同胞,曾經同甘共苦過。
賀蘭敏之是京城有名的花花公子,不僅繼承了母親的美貌,還繼承了母親的輕挑。他和姨母的關係曾經很不錯,但是自從他的妹妹韓國夫人意外死去之後,他就對自己的姨母有了一些戒心和不滿。也許是性格使然,也許是處於抱負,賀蘭敏之的所作所為讓武則天忍無可忍。最後,上表列舉了他的四大罪狀,把他流放到嶺南的雷州,走到半路就被武則天派人用馬韁繩絞死了。
賀蘭敏之一死,武則天要想培植外戚,隻能不計前嫌,提拔她哥哥的兒子了。於是,他便奏請將二哥武元爽的兒子武承嗣從地方召回來,讓他繼承了父親武士彠的爵位,任周國公,僅兩個月就提升為三品的宗正卿。這個職位雖然權力不大,但它是管理皇族事物的官。這樣的官職按照慣例,都是由李唐皇室子孫充當的。現在武則天把這個官職,給了娘家侄子武承嗣,這就表明她當時已經產生了,讓武家子孫淩駕於李家子孫之上的想法。
武則天不僅自命為天後,而且還開始重用外戚,這充分表明了她想要當皇帝的野心。而此時,高宗李治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壞。他父親李世民雖然身強力壯,也隻活到了50歲。自封“天皇”這年他已經46歲了,離的父親逝世的歲數沒幾年了。所以,他的意誌很消沉。這些年他的身體一直很壞,能活到46歲,還虧了妻子武則天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