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防身篇 1.挑戰宗教,意識引導——同化思想,拉攏戰友(1 / 2)

第十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防身篇 1.挑戰宗教,意識引導——同化思想,拉攏戰友

大凡改朝換代的人,不僅要抓住群臣的心,還要引導民心向己。意識形態領域的爭奪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爭奪帝位的過程中,武則天以弱勢鬥強勢,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對時代和傳統的巨大挑戰。她不僅用儒學為自己的革命理論鋪好了道路,而且還用佛教為自己提供了女主可以統治天下的意識形態。那麼,她是如何通過挑戰宗教,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的?

武則天要以母後身份的稱帝,在高祖、太宗、高宗以下的唐朝帝統中安放自己的位置,曆史上沒有先例。她認為自己要當皇帝,就要讓人們知道她是受命於天。為此,她急於尋找理論依據,朝廷百官挖空心思,翻遍典籍也沒有找到一條過硬的依據。

隻有春宮尚書李思文在《尚書·武成》篇中找到一句“垂拱天下治”的話,附會武則天用過“垂拱”年號,以此作為受命的依據。雖然這種說法很牽強,但武則天還是很高興,並昭示天下。

在垂拱四年五月,她把自己改稱“聖母神皇”,因為“皇”字可以男女兼指,總是帝王之稱,所以她存心選擇這個意義含混的字。她是想在黎民百姓對她稱“皇”習慣了之後,再改稱“皇帝”,這樣人們就比較容易接受;“聖母”二字代表的是坐在萬象神宮裏的女神,這兩個字意義是極其重要的。這是武則天當皇帝最初的輿論準備和試探行動,她要知道天下人是否會接受她當皇帝。

她給自己取名字為“照”,宗秦客把“照”改成了“曌”字,這個字不僅有“日月當空,恩被天下”的寓意,而且還對儒家的攻擊做了回應。

儒家認為武則天是女子,隻能主“陰”,不能處陽位,當皇帝。而現在她的名字裏既包含了月(為陰),又包括了日(為陽),陰陽調和,主宰天下。她說,這個字象征“天下來歸資朕之政”。在儒家經史裏麵,她能做的文章也就隻有這些了,其它的東西幾乎全是對她不利的,因為儒家是反對“牝雞司晨”的。

什麼女人不能當皇帝?都是儒學經典在欺負中國女人,她治國實已三十多年,成績這麼大,諸儒們仍說女人不能當皇帝。現在,就拿佛經當經典,進一步解釋出中國的女人,就是她武則天這個女人,是佛祖讓她做女皇。

在武則天當皇後的時候,她為了討高宗的歡心,曾經尊奉過道教,因為道教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唐朝皇帝為了提高自己的門第出身,便利用李聃姓李、皇室也姓李的巧合,以老子為祖先,稱自己是李聃的後代。她還在《建言十二事》中,號召大臣們都學習老子的《道德經》。但那是李家的東西,想要以周代唐的她,再利用道教顯然是不合適的。

她要想擴大自己的實力,廢唐朝,建立自己的新王朝,首先要排斥受李氏保護的道教,弘揚對她有利的佛教。對於佛和佛學,她涉獵得多一些,因為她的母親信佛,對她幼年有一定影響。後來感業寺中被迫落發為尼,為打發時日讀了不少佛典。

在武則天登上皇後寶座的時候,佛教就已經成為她爭奪權力、營造聲威的一種工具。她的佛教行為表現得最為醒目的,就是與玄奘的相互酬答、為法門寺舍利造金棺銀槨以及請玄奘為李顯剃度等等。

另外,她還下詔令僧尼居道士女冠前,禁止天下屠釣八年,收天下僧錢作大佛像。長安洛陽兩京譯經的人特別多,最著名的義淨法師留學天竺25年,前後約兩次前往,證聖年也就是695年歸國時,武則天親自到上東門迎勞,讓他在佛授記寺譯經。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