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胸懷篇 6.日暮途窮,名留千古——正確看待衰老與死亡
叱詫政壇半個世紀的武則天退位之後,在上陽宮內的仙居殿,過起了寂寞、孤獨的幽禁生活。此時,朝野的混亂與傾軋與她已經毫無關係。她每天所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躺在床上,回首遙望自己坎坷、輝煌的一生。那一幕幕往事,時而使她興奮,時而使她懊喪、苦惱。在生命的彌留之際,她還用傑出的政治智慧為自己的身後事做了妥當的安排。那麼,她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後事的呢?
被逼退位的武則天,在上陽宮內的仙居殿養病。如今的她過著寂寞、孤獨的幽禁生活,朝野的混亂與傾軋與她已經毫無關係。剛開始時,唐中宗還每隔十天來探望一次。可是,現在已經漸漸不複存在了。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跟韋後有關,因為韋後對武則天恨之入骨。如今她要報複,所以就勸諫中宗:“皇上日理萬機,朝政繁忙,可以不去上陽宮的。”而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宗認為張柬之等一幫老臣,已經得到了妥善的處理,再需要裝什麼孝子了。況且,現在事情權勢的母親,已經對自己構不成威脅了,所以也就沒有了那種敬畏、懼怕的心理。
隨著中宗的懶散,那些禦醫和宮女也開始不負責任。他們希望這具活屍盡快閉眼,撒手人寰。可是,武則天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生命力,依然活著。由於沒有任何人的安慰,她內心的孤獨寂寞可想而知,尤其是對一個叱詫政壇半個世紀的老人來說。
她的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她的思維有很清醒,但有時又很混亂。就在中宗自稱“應天皇帝”,封韋後為“順天皇後”,大擺宴席以示慶賀之際,武則天的病情急劇惡化,處於昏迷狀態。
此時的武則天,就像一個到達頂峰的旅行者,回首遙望自己坎坷的來路一樣,不斷地在腦海裏,回顧著她辛酸而又輝煌的一生:11年的才人,28年的皇後,7年的皇太後,15年的皇帝,豐富的一生,沒有任何人可以匹敵,沒有任何人可以重複。那一幕幕往事,時而使她興奮,時而使她懊喪、苦惱。
她不能總結自己,卻始終在堅持著自己。她不知道在自己向巔峰攀登的時候,腳下踩了多少人的屍體,涉過了多少道鮮血彙成的河流,有的還是親人的血。功過是非,她永遠也弄不明白。
如今,她躺著在床上,支撐著生命中的最後的一口氣。可以說,她的確是快活了一輩子,因為沒有第二個女人,享過這麼大的福,擁有這麼高的地位。不管死後是入地獄,還是上天堂,她武則天仍然是最出色、最偉大的人,是獨一無二的女皇帝。
在她彌留之際,斷斷續續地吩咐內侍寫下遺製:祔廟歸陵,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後。也就是她不要皇帝的稱號了,她要回到唐高宗皇後的身份上去,歸葬到高宗的陵寢,把自己的神廟放到李唐的祖廟之中。她之所以這樣做是為自己的將來考慮,如果將來發生什麼變故,人們會念及她是唐高宗皇後的身份,對她手下留情的,再嚴重也不至於將她剖棺戮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