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使者(2 / 2)

隻不過,劉交學的是劉季最不喜歡的儒術,而劉交的師傅倒是很有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儒家宗師荀子的弟子——浮丘伯。

算起來,浮丘伯跟當今的大秦丞相李斯也算是同門師兄弟呢,不過,荀子門下公認的最優秀的人才並不是現在身居高位的李斯,而是被李斯害死的同門師弟——法家宗師韓非。

據說一個人隻要通過六層關係就可以和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產生交集,我們不妨拿劉季試驗一下。

假設劉季想要和秦始皇發生交集需要找幾個人呢?首先,他可以通過自己的弟弟找到浮丘伯,再通過浮丘伯找到荀子,再通過荀子找到李斯,最後就可以通過李斯找到秦始皇了,如此看來,苦役劉季和君臨天下的秦始皇之間的關係也算是蠻近的。

隻不過,秦始皇怕是做夢都不會想到,這個隻比他小三歲的民夫將來會舉起義旗,取而代之。

劉季長大之後無所事事,隻知道遊俠浪蕩,惹的劉太公心急不已,劉太公愛子心切,經常拿劉季跟他的二哥作比較,希望劉季能像他的二哥一樣努力種田,過上像樣的生活。

隻是劉季雖然每次都假裝答應,但是轉過頭之後卻依然我行我素,濤聲依舊,為此沒少挨老爹的批評和同鄉人的非議。

不過,劉季對這些事情都不以為意,他知道這些人是無法理解他的誌向的,他認為自己生而不凡,怎麼能做一個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呢?

他有自己的誌向,也有自己的偶像,他的第一個偶像就是本縣的豪俠王陵。王陵是沛縣的豪族,為人慷慨豪邁,任俠使氣,手下有不少小弟,劉季曾經專門去投奔過他,把他當成兄長來對待。

隻是出身豪族的王陵對劉季並不怎麼看重,他最看重的還是跟他一樣出身豪門的雍齒。

在王陵那裏碰了一鼻子灰之後的劉季並沒有氣餒,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新的偶像——魏國外黃令張耳。

張耳也是當時有名的大俠,王陵雖然也是俠客,但是俠客跟俠客之間也是有等級之分的。

按照影響力來算,王陵充其量隻能算個縣俠,其影響力最多也就是在沛縣一縣範圍之內。

而張耳則不同,張耳的影響力可以跨過國界,從魏國的外黃延伸到楚國的沛縣,令沛縣的不安分子劉邦都仰慕不已。

說起張耳來,那可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張耳年輕時很仰慕信陵君魏無忌的風采,專門跑過去給他當門客,信陵君死後,張耳不知道犯了什麼事,亡命到外黃。

此時,外黃有一個富家小姐,長得很漂亮,卻被她的父親嫁給了一個平庸之輩,這位富家小姐心裏很不滿意,經常出言抱怨。

秦漢時期,人民的生活作風還是很開放的,離婚再結婚的事情是常有的事,被認為是家常便飯,沒什麼大不了的。

如果您覺得《秦關漢苑》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5/15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