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道術(2 / 2)

入道級的寶物之所以讓養氣武者束手無策,便是這個原因。

人身再強,如何勝天?

不理解天地之浩大,五行之繁雜,就無法破解入道的手段。

葉秋白自家對火行法則的領悟自問不下其他任何人,但吃虧就吃虧在自家第一次碰上類似的對手,是以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下一次再碰上,當有法子反製對方。

此時葉秋白吸納了那邪修十數年來的法則運用心得,隻覺得大腦一陣跳動,種種靈感湧上心頭,眼界一下子開闊起來。

他不由感慨,人,當真不能駐足在一個舊地方。

雖然這麼做舒適是舒適了,但因為經驗主義,總會讓自己犯下短視以及自大的毛病。

隻有時時刻刻不忘自勉,勇敢地走出自己熟悉的土地,去挑戰更多的對手,才有獲得進步的可能。

但這種道術,葉秋白畢竟沒經過係統學習,因此,他需要前往萬物殿一觀。

萬物殿乃是北鬥書院藏書所在地,普通弟子隻能去權限最低的偏殿,而葉秋白此時身為祭酒親傳,自然能去權限較高的地方,那個地方,恰好就有關於道術的一係列資料。

葉秋白選了一本《古今道術詳解》,一本《道術堪要》,以及《九火神龍罩》。

這三本書,一本講述道術的曆史由來,一本講述道術的運用,最後一本,則是一門以火行法則催動的攻擊道術。

道術根源於法則,因此,若想修習該道術,就必須先要掌握對應的法則。

譬如攻擊道術中,威能至大至陽,聞名遐邇的雷法,便是根植於火行法則與土行法則的融合。

火行法則雖是第一重天便能參悟的法則,但土行法則卻是入道四重天才能參悟的法則。

因此,若想修行雷法,其最低的門檻,也是入道四重天。

當然,若是真心想要參悟雷法,在低境界之時,也未必沒有機會。

道術的參悟隻跟法則的領悟程度有關,若是武者還處於低境界,但卻領悟了更高境界的法則,要想學習該道術,卻也不難。

自始至終,難的隻有法則的領悟。

境界若是到了,便能神識離體,前往對應的天境,參悟對應的法則,這麼做的效率,可以說是一日千裏。

但若是境界未到,連法則是什麼樣子都感受不到,自然猶如盲人摸象,隻憑想象了。

結果便是事倍功半,最終空耗大量精力甚至是壽數。

因此,無數長輩對著後輩耳提麵命,修為才是一切的基礎,若無修為,一切都是空談!

葉秋白此時功行一重天,能學習的道術有限。

陰陽五行交織,組成的道術猶如過江之鯽,多不勝數,但一般來說,單一法則形成的道術,極易被針對,因此,複合法則的道術成了一眾武者的首選。

葉秋白這門“九火神龍罩”,便是一門隻由火行法則構建的道術,雖然容易被針對,但威力著實不凡,能將入道的全部能力發揮出來。

即便是葉秋白當下掌握的最強刀法,在這門道術麵前,也是遜色一分。

實際上,不管是星河刀法,還是水雲霽天,都是符合法則構建的招式,精通的門檻太高,葉秋白隻能望而興歎。

其中星河刀法,以星辰為基,運用了土、水、金三種法則。

而水雲霽天則是五行齊聚,不愧是朝徹招式。

這些招式,葉秋白雖能強行領悟,但耗費的精力太多,得不償失。

因此,他打算學習九火神龍罩這門攻擊道術。

一般而言,道術分為攻擊道術,防禦道術,遁法,以及其他秘法。

攻擊道術最為簡單直接,入道境基本人手都有那麼幾個。

而防禦道術就沒那麼常見,武林勢力中,一些弱小的勢力,其門內是沒有防禦道術的。

畢竟此等道術若是習會,天然抗揍,遠勝其他武者。

至於遁法,那就更加稀奇了,學會遁法之後,若自己的對手不會遁法,那自家完全是隨打隨走,想走便走,機動性極高,每一個學會遁法的武者,都是同境界武者中的佼佼者。

九火神龍罩雖然隻是攻擊道術,但畢竟是葉秋白上手的第一門道術,因此,他很感興趣地來來回回琢磨了好幾個時辰,才信心滿滿地離開萬物殿,前往玉衡殿。

這門道術的所有相關知識,他俱是記憶完整,已然不用書本提醒。

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實踐了。

入道境後,能勾動天地之力,一舉一動皆具備了極大的威能,因此,其練功房比之養氣境時,要大上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