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統天下平 1 憑僥幸奇貨可居(2 / 3)

二個月而生,完全不符合醫學常識,胎盤早就老化了,生個死胎還差不多!即使是過期產, 趙姬最早也是剛一懷孕就跟了子楚,那時候又沒有早孕試紙,呂不韋怎麼可能知道懷沒懷 上?? 第四,如果趙姬曾經是呂不韋的女人,那麼繼位之後的子楚很可能為了把夫人趙姬的身 世“漂白”,對呂不韋下手。作為商界巨賈的呂不韋怎麼會冒這麼大的風險?? 綜合以上的疑點,《史記》記載的這個過程是站不住腳的。要說趙姬跟呂不韋有關係, 最多也就是呂不韋替子楚選美選來的而已,說呂不韋是秦始皇的親爹,純屬子虛烏有!? 既然是杜撰,背後又會有什麼樣的玄機呢?——這不是嚴謹的司馬遷擅自杜撰,而是確 實有根據!? 在《史記》成書之前,“呂不韋是秦始皇的親爹”已經以訛傳訛,成為天下人的共識, 頻繁出現在各種文獻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司馬遷采信這個被普遍認同的說法,也就不足為 奇了。? 撥開曆史的迷霧,我們能夠發現這個謠言從產生、傳播到坐實的整個過程。或許,這就 是破解秦始皇身世之謎的一把鑰匙!? 謠言的產生——長安君。? 嬴政在公元前 246 年繼位後,子楚的另一個兒子——長安君成蟜於公元前 239 年發動叛 亂。? 嬴政的母親是秦莊襄王子楚的正牌夫人趙姬,也是趙姬生的第一個兒子,並不存在廢長 立幼、廢嫡立庶這些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長安君的謀朝篡位純屬沒事找事,缺乏合乎禮製 的借口,也就沒有道義的支持。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長安君必須找到嬴政繼位“不合法” 的理由。? 找來找去,子楚在邯鄲的經曆成了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嬴政的生母是通過呂不韋送給子 楚的,長安君一夥便編造了嬴政係呂不韋私生子的謠言。這樣一來,原本“根正苗紅”的嬴 政突然就成了“錯愛一生”的“黑戶”。長安君給嬴家“奪回”王位,也就順理成章。? 最後,長安君的謀反被呂不韋鎮壓,但謠言的傳播往往比真相要快得多,百姓非常樂於 相信這種來自最高層的桃色新聞。? 這個傳得沸沸揚揚的謠言,讓嬴政始終難以釋懷,對“仲父”呂不韋的不滿陡增,也成 為嬴政親政後便收拾呂不韋的重要原因之一。? 謠言的傳播——中原百姓。? 盡管當時沒有互聯網和微博,但百姓傳播謠言的速度還是相當驚人的,輕而易舉渡過黃 河,東出函穀關,迅速在中原散播開來。? 這個來自秦國的桃色新聞,非常符合中原人民的胃口。? 必須承認,中原人一向是很阿 Q 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就生氣”, 於是打不贏就罵,當麵罵不贏就背地裏罵。什麼北狄南蠻、西戎東夷,都是這麼罵出來的蔑 稱。位居七雄之列的秦國也難以幸免,中原打不過它,就以受中原教化較少為由,說秦國是 “虎狼之國”,說直白一點就是尚未進化完全的野種。? 鹹陽傳出來的謠言,正中中原人的下懷,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大家津津樂道,又不斷 補充自己的創造,整個謠言越來越“真實”得無懈可擊。? 秦國王室的醜聞,成為中原街頭巷尾、茶餘飯後的談資。飽受秦國戰火摧殘的中原百姓, 終於在精神上報仇雪恨。? 在秦國統一後,中原百姓被“野蠻人”所統治,顏麵盡失,又把“呂不韋是秦始皇親爹” 的謠言炒熱開來。於是乎,天下不再是虎狼家族的天下,而是我中原巨賈呂氏家族的天下, “野蠻人”是為中原人做嫁衣裳的活雷鋒啊!想到這裏,中原百姓不由得手舞足蹈,精神上 再次取得了巨大勝利。? 134? ?

漢人的這種“劣根性”,幾千年來都沒有多少改觀。一直到清朝,漢人又將“乾隆生母” 的傳言炒得火熱。乾隆帶有一半漢人血統,漢人相當於入了大清國一半的“股份”,至少在 精神上當家做主人了!? 謠言的坐實——呂氏。? 秦國滅亡之後,劉邦奪取天下,建立大漢王朝。劉邦死後,大權落入以夫人呂氏為核心 的外戚手中。呂氏實際上成為中國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但是,婦人專政為天下人所不 恥,抗議譴責之聲此起彼伏。? 麵對天下的非議,呂氏一黨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性”和“合法性”,在中國曆史上開 創了“拚祖宗”的先河,最現成的當然就是關於秦始皇的那個謠言。? 既然呂不韋是秦始皇的親爹,那麼秦國就是呂家的天下。既然呂家的天下被劉家奪了, 那麼現在呂家掌權似乎並無不妥!? 本來就傳播得以假亂真的謠言,得到漢朝官方的認可,“秦始皇是呂不韋私生子”的謠 言終於坐實。一代梟雄秦始皇背了一個大黑鍋,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因為曆史是勝利者寫 成的!? 說完謎團,再回到呂不韋炒作出來的“香餑餑”子楚。? 邯鄲戰役打響後,趙國上下要求殺掉秦國人質子楚的呼聲非常高。子楚被趙國人嚴加看 管,隻待趙王一聲令下,子楚就會被拉出去斬首示眾,為“邯鄲保衛戰”祭旗,激勵邯鄲軍 民奮勇抗敵。? 一手打造的“金牌潛力股”即將毀於一旦,呂不韋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危急時刻,呂不 韋以重金賄賂看守,暗中帶著子楚倉皇逃竄,僥幸回到了秦國。? 公元前 251 年,老不死的秦昭王終於咽氣了,不過還輪不到子楚繼位,因為他爹安國君 排在等待繼位的最前麵。? 天神總是眷顧子楚,安國君並沒讓自己的兒子等太久。? 公元前 250 年,安國君守孝一年後,以 56 歲的高齡繼位,是為秦孝文王。秦孝文王熬 了大半輩子,年近花甲才熬到這個位置,不禁喜極而泣。於是,樂極生悲的鬧劇再次上演, 秦孝文王坐上王位僅僅三天,屁股還沒坐熱便嗚呼哀哉,到黃泉陪他那個特別能活的爹去了。? 倒黴的秦孝文王死了,子楚順利登上寶座,是為秦莊襄王。呂不韋也迎來了“奇貨可居” 的巨大回報:任丞相,封文信侯,食洛陽十萬戶。? 公元前 246 年,繼位不到 5 年的秦莊襄王去世,年僅 13 歲的嬴政繼位,拜呂不韋為“仲 父”,全權處理政務。呂不韋權傾朝野,完成了棄商從政的完美蛻變!? 事實證明,呂不韋是一位出色的商人,因為他把“垃圾股”天才地炒成了“金牌股”。 呂不韋更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因為他成功遏製了邯鄲之戰給秦國帶來的思想混亂,使秦國 得以重啟統一天下的征程。? 邯鄲之戰,給致力於一統天下的秦國當頭一棒,特別是範雎、白起這一文一武被處死, 各種思潮在秦國泛濫。對於“遠交近攻”的策略,開始冒出各種各樣不同的聲音,有堅持、 有質疑,當然也有反對,一時間思想混亂、莫衷一是。加上君王頻繁地新老交替,秦國似乎 在一夜之間迷糊了,不知道應該先邁左腿,還是先邁右腿。? “攘外必先安內”,思想不統一,就意味著力量不統一,國家意誌就難以實現。因此, 呂不韋掌權後,首先在思想領域采取了兩大措施,成功遏製了思想混亂的局麵,為秦國繼續 統一征程奠定了思想基礎。? 其一,廣納門客,通過編撰《呂氏春秋》,提高秦國文化地位。? 當時,天下公認的四所“頂尖大學”都在中原,包括齊國的“孟嚐君大學”、趙國的“平 原君大學”、魏國的“信陵君大學”和楚國的“春申君大學”。? 反觀秦國,簡直就是一片文化沙漠,所以總是被中原冠上“野蠻人”的“光榮稱號”。 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