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錢生錢”的觀念——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萬萬不能 不做“負”人,做富人——當“奴”滋味不好受
為了早日住上像樣的房子,於是有了“房奴”;為了早日享受汽車的便捷,於是有了“車奴”;為了早日享受生活的品質,於是有了“卡奴”……超前消費和透支消費帶給我們的美麗幻覺正在一點點遠去,取而代之的,是伴隨而來的財務困境。
別讓信用卡成累贅
一提到信用卡,很多人肯定就頭疼起來了,大概情況都是身邊卡越來越多,賬單疊著一大堆,每個月一領工資,就直奔銀行。還了卡賬,這個月又得靠卡生活,周而複始,也就變成了所謂的“卡奴”。
從銀行走出來的那一刻,曹晶晶感覺終於解脫了,不堪重負的半年“卡奴”生活使她身心俱疲!站在陽光下,她突然發現,原來天變得那麼藍,呼吸是那麼暢快。“剛才,我把最後一筆欠款還完後,就立刻把卡報停了,這半年真是折磨死我了!”現在,她就像一隻剛剛掙脫枷鎖的小鳥,曹晶晶輕快地說。
曹晶晶是黑龍江一所大學的大三學生,去年冬天的一個下午,她回到公寓時,見到某銀行正在推銷信用卡業務,“每月可以透支3000元”的宣傳打動了她的心。以往,看到了喜歡的東西要攢夠錢才能買,可有時錢攢夠了東西又賣沒了。於是,她也想嚐試一下“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
“我每個月有1000塊錢的生活費,當初隻是想,如果真的透支了可以用生活費還上,沒想到……。”
元旦臨近,各大商場搞起了打折促銷活動,曹晶晶花了半天時間前去“淘寶”,化妝品、衣服買了一堆,花光了生活費不說,還在卡裏透支了500多塊錢。她原本計劃“緊縮”下個月的生活費還上,不料同學過生日又要吃飯應酬,不但沒能用生活費還上欠款,還讓她又透支1000塊錢。
一個月的還款期限迫在眉睫,她不敢跟父母說一個月花了2500塊錢,尤其還向銀行透支了1500塊。隻得瞞著家裏向同學借錢,用來還銀行的欠款。可同學也大多是“月光族”, 曹晶晶借了好幾個同學的錢才湊夠1500塊錢。
好容易堵上銀行這個窟窿,她又要為欠同學的錢發愁了。“下個月不吃不喝也才1000塊錢,根本還不上欠的錢。”無奈,曹晶晶隻得再向銀行透支下個月的錢來還同學的錢。如此反複,搞得她整天神經兮兮的,上課也沒了勁頭,密友說她像是“霜打的茄子”。
“每個月的生活費都不夠花,經常要借錢還款,拆東牆補西牆,就這麼一直惡性循環下去,最後曹晶晶隻能靠打工還債。”
為了堵上銀行的“窟窿”,她在學校附近的影樓找了一份化妝師的工作。老板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體諒她每天還要上課,允許她沒課的時候來上班,每個月800塊錢加提成。曹晶晶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珍惜這份工作。“我對化妝還算有點興趣,而且如果客人多選片子我就會有提成。這樣,還清銀行的錢就有希望了。”
從那以後,曹晶晶每天奔波於課堂和影樓之間,常常顧不上吃飯,就連約會逛街都“戒”了。“我得去上班。”好友找她逛街吃飯,總會從她嘴裏聽到這句無奈的話。
在影樓煎熬了3個月後,曹晶晶才“贖”出自己的自由身。她用打工賺來的錢,終於還上了透支的錢。
這段經曆讓她刻骨銘心。曹晶晶說:“還清了銀行的錢,也懂得了工作掙錢的不易。以後一定要控製花銷,合理消費。”
號脈問診:
年輕人本來就容易衝動消費,喜歡時髦的東西。銀行業通過廣告宣傳形成了一種刷卡、向銀行借錢很時髦的風氣,很多年輕人懵懵懂懂就刷卡上癮了,很自然就成了“卡奴”,上班族尚且還有自己的收入,像曹晶晶這樣的學生,本來生活費還是靠家裏,再成為“卡奴”,當然會惡性循環,被債務纏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