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外界幹擾需消除 四種訣竅克服學物理的習慣思維(2 / 2)

3.利用歸謬法,從習慣思維走向物理思維,建立科學概念

??? 所謂歸謬法,就是將對方的錯誤觀點加以引申,從而得出荒唐的結論,以此證明對方的謬誤,類似於數學中的反證法。在物理的學習中,恰當地利用歸謬法,能使我們從消極的思維走向積極的思維,從而建立正確的科學概念,,有利於難點的突破、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可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如,手緊握一圓柱形瓶頸,當手的握力增大時,手與瓶之間的摩擦力將如何變化?在解答時,許多同學會認為“增大”。我們可以采取先不作正麵解答的方法,而是順著他們的結果進行歸謬:手緊握瓶頸時,瓶處於靜止狀態,瓶受到的重力和手對瓶頸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若手對瓶的摩擦力增大,那麼,摩擦力將大於重力,瓶將向上運動。這時,我們就會立即意識到自己結論的錯誤,經分析得出錯誤結論產生的原因所在:增加壓力,可增大摩擦力的大前提是在滑動摩擦力的情況下,對於靜摩擦這個性質並不適用,所以,正確答案是:“不變”。

4.防止其它學科知識的誤用

物理知識與其它學科的知識有著緊密的聯係,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自然要應用其它學科的知識,而中學生由於物理概念掌握的不夠紮實,在應用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時出現誤應用,導致錯誤出現。因此,學習中,應強化記憶,避免錯誤認識的形成。

比如,一束光線垂直射向平麵鏡時入射角是多少度?我們可能看到“垂直”兩個字,馬上就會想到數學中學到的“90°”,此時我們應該想想:入射角是哪兩條光線的夾角呢?經過思考,學生會意識到答案不是90°,而是0°。再如,我們在學習平麵鏡成像的知識時,由於受到透視學知識的幹擾,會認為“人遠離平麵鏡時所成的像變小”,這時我們可以想想平麵鏡成像的特點,即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使自己獲得正確的認識,避免走入歧途。

其實,克服習慣思維對物理思維幹擾的方法還有很多,上麵介紹的這兩種方法是最為有效的。

我們應充分重視習慣思維對物理思維的幹擾,深入分析和探討習慣思維對物理學習帶來的負麵影響,並根據自己的特點,結合具體的情況,采取形式多樣的方法,掃除思維障礙,培養我們的科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開心一刻】

老師:我們學校由下學期開始全部用英語講課。

孩子:老師,我們會聽不懂的。

老師:不要擔心同學們,學語言就是要多聽,時間久了就會明白的。

孩子:可是老師,我每天聽家裏小狗叫,也不明白它的意思。

○邊看邊學○ 阿基米德定理

物理學中關於力學的一條基本原理。浸在液體裏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於被該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