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靈舟上的幾天,因著離家鄉愈來愈近,石荇根本靜不下心來修煉,幹脆練起了辛子陽師叔教授的天錘地煉三十二式。
從儲物袋中掏出了足足有五十斤重的精煉鐵錘,石荇提起錘子運行吐納法,進行著熱身運動,同時腦海裏也在不斷地回放著辛師叔演示的天錘第一式。
打了幾遍基礎拳法,等到全身的筋骨都舒展開來,石荇收勢,氣沉丹田,緩慢的揮舞起精煉鐵錘,腳下也循著一種特殊的軌跡移動著。足足花費了一刻鍾的時間,石荇把天錘第一式練完,大口大口的喘著氣。
這五十斤的錘子石荇能夠很輕易的舉起來,但是要接連不斷的揮舞十八下,中間不能有絲毫停頓,對於石荇來說是很有難度。這天錘地煉三十二式的每一式都如同繪製符篆一般,必須要一氣嗬成。不同的是,一旦停滯,氣血凝滯,很容易引起靈氣暴亂。不過前麵的三式相對簡單一些,就算是中間出了差錯,也隻是氣血翻滾,不會有太大的傷害。
天錘地煉三十二式是武器的錘煉之法,屬於天一宗的絕學一類,雖被用來作為弟子閣器科打基礎的法門,但放在外界絕對是可聞不可見的煉器法門,這可謂是大手筆。
相對於術法之類的法門繁多,而煉器、煉丹等的法門少而雜,還有很多是殘缺的。真正稱得上是絕學的的法門極少,且大多為不傳之秘。天錘地煉三十二式作為完整的煉器法門,極具價值,甚至在天一宗的煉器法門中也可以排在前三。
天錘地煉三十二式並不容易學成,完整的天錘地煉三十二式至少需要結丹的修為才能全部修習。石荇他們僅被傳授了前三式,隻是,受修為所限,石荇勉強可以施展天錘第一式,其他幾式石荇連皮毛都還沒領會。
始終是這十八個簡單到極致、又困難到極致的動作,石荇從最開始龜爬一樣的速度,在練習兩天之後,可以用正常的速度揮舞出來。並且兩天接連不斷的練習,石荇心頭逐漸明悟,越練越有興致,真想立刻就一塊礦石來練習,隻可惜此刻在靈舟上並不適宜。
看著靈舟不遠處那片廣闊的平原,石荇內心激蕩,我回來了!
靈舟停在渭水城邊界的一處連綿的山脈上空,牛奔的眼睛貪婪的看著這片土地,眼中淚花閃動。
牛奔指揮著赫連東林朝著山脈的一側駛去,不一會兒來到了山腰上隱在森林中的一處平整的地麵上。靈舟緩緩降落,還未落在地麵上,牛奔便激動地一躍而下,跑向前麵的村落,跑著跑著牛奔卻突然止住了腳步。
在看著高大的大理石鑄成的大門時,牛奔愕然,他明明記得一年多前出發的時候也隻是在村邊最大的一棵梧桐樹上掛了一塊粗糙的木牌,上麵歪歪扭扭的寫著“大牛村”三個字。
現在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難不成是強盜又來了,還占了村子。牛奔越想越覺得有可能,莽山在兩城之間的臨界處,位置偏僻,很可能被強盜山賊給占了。
想到幾位哥哥,牛奔目眥欲裂,就要往裏衝進去找那賊人們。卻看到大門前出現了幾道疾奔而來的熟悉身影,牛奔驚喜的叫出聲,“大哥!你們,你們沒事。”
牛奔跑了過去和那幾個高壯的身影撞在一起,被圍在幾人中間。雖然他的身高已是遠遠超出了同齡人,甚至要比成年人還要高些許,不過和他的哥哥們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牛奔和哥哥們交談了一會兒,一起向著靈舟這邊走來。赫連東林目瞪口呆看著這一個個高大壯碩的身影,怪不得牛奔的個子這麼高呢,原來是家族遺傳呀。
此時石荇幾人的身份已是不同,牛大五兄弟衝著石荇幾人抱拳施禮。一旁的赫連東林直愣愣的看著五張凶神惡煞的麵孔,心裏直嘀咕,怎麼這六兄弟長的並不相似,除了個子。
牛大感覺到一股毫不掩飾的目光,眉頭一皺,一雙眼睛凜然看過去。赫連東林直感覺一股煞氣撲麵而來,不再輕視,回了一禮。這五人估計刀口上舔了不少血,煞氣這麼濃,不簡單,不簡單。
寒暄了一會兒,幾個孩子和牛奔六兄弟告別,乘著靈舟趕向渭水城。
到了渭水城,放下多多、寧致逸和蒙屹三人,赫連東林繼續駕著靈舟朝著紅石村前去。
等到達紅石村的時候,已是近黃昏。看著籠罩在夕陽之下橙色的紅石村,聽著孩童們奔跑嬉戲的聲音,石荇心裏軟成一片。這一切,僅僅過去了半年,恍若隔世。杜芝也頗為好奇的向下望著,看著這個祥和的村莊,這便是小荇的家鄉嗎。
靈舟輕盈的落在村外的大路上,看著飄揚在村頭的城主府旗幟,石荇心裏暗暗點頭。走進村裏,飯菜的香味縈繞在鼻尖,石荇聞到的滿滿的都是家的味道。越往裏走,石荇心情愈是急迫,也愈是膽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