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樹立目標管理意識,領悟目標管理方法 參與效應:讓下屬有企業主人的感覺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激發員工的參與意識,讓他們參與公司的管理和決策,是提高公司效率的重要途徑。“參與效應”是指領導者讓員工參加組織的決策過程及各級管理工作,讓企業的下級員工與高層領導者共同商討企業中的重大問題。這樣會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受到了尊重與信任,激發起對組織的強烈責任感,滿懷熱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日本一家公司為了培育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實行一種獨特的管理製度,每周讓員工輪流當“一日總裁”。每逢周一,擔任“總裁”的員工上午九點上班,進入角色,聽取各部門的簡單彙報。然後,根據各主管部門彙報反映的問題,由真正的總裁提議先集中解決一兩件事。帶著問題,一日“總裁”陪同真總裁到各部門、車間去巡視工作情況。一日“總裁”擁有處理公文的權力,下班前要作詳細的總裁值班日記,對當天碰到的一兩樁較重大的問題提出處理意見,並傳閱至全體員工。這樣,這位員工就超脫出平日自己崗位的狹隘領域,大大擴展了視野,增強了全局意識,激發出自我潛能。世界諸多知名公司及其領導者,無不重視對員工主人翁意識的培訓。1980年,受日本汽車的衝擊,福特汽車出現了34年來的第一次虧損。從1980年至1982年,短短三年虧損總額達到了33億美元。與此同時,福特汽車內部工人的不滿情緒與日俱增,舉行了多次罷工。福特公司陷入了嚴重的危機。從1982年開始,福特公司實行“全員參與決策製度”,鼓勵員工參與公司事務的管理,從而改變了公司領導者與員工的對立關係,使公司從此出現了轉機。
“全員參與製度”的主要內容是將所有能夠下放到基層管理的權限全部下放,對職工抱以信任態度並不斷征求他們的意見;另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向員工公開賬目,每位員工都可以就賬目問題向管理層提出質疑,並有權獲得合理解釋。這次改革,緩和了勞資間勢不兩立的矛盾關係,激發了員工的參與意識。員工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得到了尊重與發揮,積極性也隨之高漲,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強烈的參與意識,隻要是與自己有關的事情,都有一種“想要了解更深”和“想參與其中”的欲望。而企業領導者如果能善於引導,就能讓員工對企業具有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對此,領導者不妨做以下嚐試:
1.培養人人都是“主管”的感覺。
提到部門的領導者,人們總將其冠以“主管”的頭銜。仿佛隻有他們才是部門命運的駕馭者。這種思維方式不僅嚴重地限製了廣大員工成為部門主人的意識,更讓員工認為部門裏的事與己無關,而是主管們的事。
然而,在美國著名的聯合航空公司,每一名員工都有一種“人人都是企業家”的思想,他們了解這個公司,了解這個公司裏任何一個細節。員工們從來沒有局外人的感覺,他們認為既然公司是“自己的”,工作是“自己的”,那麼他們沒有理由不全身心地為公司的經營績效而努力,沒有理由不自覺地為公司承擔義務。
2.製定寬鬆的政策。
事實上,企業製定政策的目的在於表達組織、公司的意圖,以概括的方式將部門的思想方針提供給員工。而員工隻需徹底地了解部門的想法和理由,就可以在受到較少限製的寬鬆的政策中大刀闊斧地進行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才能。
3.從小事上讓員工感到自豪。
一位在IBM工作了20餘年的老員工的名片是這樣的:精致的名片上是一個藍色鑲金邊的盾牌,上麵寫著“國際商用電器公司,25年的忠實服務”。
這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但IBM公司卻用這種方式對職員傳遞了對其25年辛勤工作的感激之情。
4.增強集體溫暖。
你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就舉辦一次部門的“會餐”,讓全體員工和他們的家屬自由參加。在活動中,大家都無拘無束,享受著彼此喜愛的食物,為各自所創造的業績相互祝賀,培養出溫暖的集體意識。
要記住,你的管理能力再強,如果對員工表現冷漠,仍難推動工作,員工也不願意受你的管理。
知而思之:
員工參與管理可以增進組織內部的溝通協調,增強組織內部的凝聚力,將不同的部門整合為一個有著共同追求的整體;員工參與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員工的潛力和熱情,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作為一名成功的領導者,要讓員工覺得自己是公司的主人,積極參與到公司的運營管理中,與公司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