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不斷激勵,給下屬上足“發條” 自己人效應:愛護和體貼下屬
在人際交往中,彼此會相互影響。這種相互影響有時是無意的,有時則是有意的,即一方對另一方有意識地施加影響,以便矯正對方某種行為。有意施加影響的技巧很多,其中“自己人效應”便是其中之一。所謂“自己人”,是指對方把你與他歸於同一類型的人。“自己人效應”是指對“自己人”所說的話更信賴、更容易接受。這一效應在企業管理中,主要表現在領導與員工的關係上。如果領導者把員工當“自己人”,那麼員工們就會由內心體會到一種安全感,而這會促使下屬心甘情願為領導奉獻。
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隻要有愛兵如子的統帥,就會有盡心竭力的士兵效命疆場。“生當隕首,死當結草”、“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無一不是“自己人效應”的結果。作為企業領導,要想調動起下級的積極性,就要把下屬當作“自己人”,多加愛護和體貼,就要善於用真心去換取忠心。交朋友的時候,隻有真心才能換得真心,在與員工相處的過程中,也隻有真心才能換得忠心。陶華碧,一個沒有上過一天學、隻會寫自己的名字的農村婦女,白手起家創辦了一家資產達13億元的私營大企業“老幹媽”公司。她到底是如何取得如此成就的呢?她有什麼“絕招”和“竅門”值得人們借鑒呢?
其實,她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她既樸素又管用的“絕招”:實行管理親情化,自始至終地真心對待員工。
陶華碧把這一招視為最基本的要素。比如:在員工福利待遇的製定上,陶華碧考慮到公司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員工吃飯難,她決定所有員工一律由公司包吃包住。老幹媽公司現今已經發展到1300人,這個規矩仍然沒有廢除。這麼龐大的企業,一直這樣實行全員包吃包住,誰敢想,誰又敢做?然而,陶華碧就敢。她不管花多大的“血本”,卻始終堅持了下來。
製度雖然這樣製定了,她還親力親為,總是在人們想不到的地方關心人,體諒人。公司裏有一個廚師來自農村,父母早喪,家裏還有兩個年幼的弟弟,可他愛喝酒抽煙,每月1000多元的工資,幾乎都被他花光了。陶華碧得知這一情況後,很是擔心。有一天下班後,她專門請這個廚師到酒店喝酒。
酒桌上,陶華碧對他說:“孩子,今天你想喝什麼酒就要什麼酒,想喝多少就喝多少。但是,從明天開始,你要戒酒戒煙。因為你要讓兩個弟弟去讀書,千萬別像我一樣大字不識。”這番語重心長的話,使這個廚師深受感動,當即表示戒酒戒煙。但陶華碧還是不放心,她隻讓他每個月留200元錢零花,其餘的錢則由她保管,什麼時候他弟弟上學要用錢時,再從她那裏支取。
隻是關心個別員工,陶華碧覺得還不夠。每當有員工出差,她還總是像老媽媽送兒女遠行一樣,親手為他們煮上幾個雞蛋,一直把他們送到廠門口,直到看著他們坐上了公交車後,她才回去。
雖然沒有文化,但陶華碧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幫一個人,感動一群人,關心一群人,肯定能感動整個集體。果然,這種對員工的真心付出,使陶華碧和“老幹媽”公司的凝聚力一直隻增不減。在員工的心目中,陶華碧就像媽媽一樣可親可愛可敬,在公司裏,沒有人叫她董事長,全部都叫她“老幹媽”。感情就是一種巨大的凝聚力,有時候甚至就是生產力,如果企業的領導者都能像陶華碧一樣表現出對員工的誠摯的關切,那麼企業何愁不能發展呢?要知道這種做法比發幾百元獎金更能讓員工為公司的績效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