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注重領導藝術,提高領導能力 有效提升自己的領導力(1 / 2)

第一章注重領導藝術,提高領導能力 有效提升自己的領導力

我們通常都能夠見到這樣的人,他並不發號施令,也不站在領導者的崗位上,但是他的後麵就是有很多追隨者。這些都是具有極強領導力的人,在領導學上,這被稱為“懸浮的領導能力”,即不是局限於等級和權力的狹小天地中,而是讓自己的能力支撐在一個可以無限放大的團隊上。

在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裏麵,就有一個典型人物——“及時雨”宋江,他能夠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因此,成為一百零八個好漢中被人崇拜的大哥,並最終成為梁山的大首領。在領導學上,這也有個說法,叫“隻有滿足集體和個人的需要,領導者自身才能生存和成長”。組織學顧問吉爾·簡諾夫認為:“領導是一種行為,而非角色。我們總是需要被領導,但履行這一職責的人並不唯一,視具體情況而定。”

這裏為什麼要把宋江作為一個例證呢?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宋江能夠領導沒有任何組織概念的人。一提到綠林好漢,大家都想到“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都是一些隻圖一時痛快,很難習慣被約束的人,然而,他們卻願意服從宋江的領導,這說明他的領導力非常之強。更進一步來說,宋江靠自己的人格魅力,靠一個“替天行道”的組織目標在梁山建立一個非常有序的秩序。這就是我們現在領導需要學習的地方。

長久以來,領導者一直把秩序和控製混為一談,總是企圖運用手中的權力進行有效的控製,結果組織生活一團糟。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自古以來,人們一直把領導能力定義為控製能力。一旦接受“控製”的思想,那麼領導力就很難有更好的提升。

組織裏的人不是機器,不能隻有某一種或者某幾種功能,並能按照設定好的開關進行自動控製。所有的人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他們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感情。作為領導者,就要放寬自己的格局,既要能夠高瞻遠矚建立自己組織的終極目標,又要能夠站在下屬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讓目標和行動得到很好的結合。

美國著名的組織理論家瑪格麗特·魏特利說:“如果我們堅持認為:沒有領導和相應的方針、政策,我們的行為就會缺乏自律、一團混亂;領導必須時時刻刻插手每件事、每個決定、每個人,否則我們不會完成任何任務,除非已有現成的模式。這種死板的、令人厭倦的工作模式嚴重損壞了組織和個人的創造力。”

因此,領導者要提高自己的領導力,就不要再盲目地使用手中的權力對人對事進行控製,而應該真誠地尋找秩序的起源,在自己身邊建立一個有序的組織。

那麼怎樣建立一個有序的組織呢?

溪流可以給我們一定的啟示。大自然的水流中有泥沙、青草和岩石,盡管有這樣的混濁物,但是溪流總是能夠保持清澈,並且這些障礙並不會阻礙水流前進。溪流就是有這樣一種超強的能力:不但能夠對外界的變化作出相應的適應,還能夠化解外力,在滋潤萬物的同時,還保持著自己的行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