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3 / 3)

1980年代,詩納卡琳皇太後從瑞士回來,蟄居於泰北清萊東山上,目睹泰北山民種植罌粟為生,山林自然環境破壞嚴重,山民深受其苦,就指示皇室成立基金會,發起萊東山開發計劃,大力推動當地的罌粟替代種植,植樹造林,同時將吸毒人員進行強製戒毒。

1991年中,詩納卡琳皇太後的健康狀況惡化,一直在家中修養。1993年11月、1994年12月和1995年6月三次被送到皇家醫院接受治療。1995年7月18日,為泰國貢獻了畢生精力的詩納卡琳皇太後駕崩,享年94歲。

泰國民眾悲慟欲絕,從各地寄來表達哀思的書信雪片般送抵王宮。十多年過去了,詩納卡琳皇太後依舊被泰國人民深切地懷念著,她的畫像也依舊被供奉在各主要路段和百姓家中。

日本皇太後良子

說到這裏,需要先平靜一下。因為將要講到的這位皇太後,她的老公昭和天皇很不“平凡”。這個名字於中國人而言,實在是一段非常不愉快甚至痛苦的記憶。而人都有“恨屋及烏”的心態,這一點很難克服。

也許我們隻能這麼說:“對待曆史,除了需要感情去體悟,也要加點理智去對待。”

日本皇太後良子,是昭和天皇的妻子、明仁天皇的母親。她生於明治時期,經曆了大正、昭和、平成等4個時期,是日本曆史上最長壽的一位皇太後。

1903年,良子出生於日本東京,是久彌宮邦彥親王的長女。14歲時,還在女子中學上學的良子被選中為昭和(裕仁天皇)皇太子妃。在以後的若幹年裏,良子進入私家寄宿學校,按照未來皇後的要求學習了曆史、法語、刺繡和插花等課程。1924年,年僅20歲的良子與皇太子結婚。昭和皇太子於1926年登基成為裕仁天皇,良子當上了皇後。那時候的日本,皇權依然堅固,天皇被頂禮膜拜、敬若神明,而良子作為皇後自然也受到相同的禮遇。但隨著日本侵略戰爭的失敗,日本對天皇製進行改革,天皇失去了籠罩在身上的光環。良子陪伴裕仁天皇走過了餘下幾十年平靜的生活。

良子是傳統的日本婦女形象:不問政治,隻當賢妻良母。她共生有二子五女,明仁天皇是她的第四個孩子。良子曾隨丈夫兩次出國訪問。訪問期間,她雍容華貴的風度被當地媒體大加讚賞。一家比利時報紙形容她的微笑是“天使的笑容”。良子以愛好日本畫聞名,尤其喜好畫靜物和風景。她出版了自己的兩本畫冊《桃苑畫集》和《錦芳集》。1971年訪歐時還向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贈送了自己的畫作《葡萄》。晚年時,良子還喜歡上了栽種玫瑰和養蠶。

良子在1977年因腰椎骨折後,就很少參加官方活動。1980年的一次胸椎損傷更使她不得不常常坐輪椅出行。1987年,她還發作過輕微的心髒病。良子最後一次出席官方活動是在1987年4月29日,那是裕仁天皇的86歲大壽,之後她就從未在公開場合露過麵了。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逝世,明仁天皇即位,良子成為皇太後便一直在皇宮吹上大宮禦所靜養直至去世。

2000年6月16日16時40分,良子皇太後因衰老在東京皇宮吹上大宮禦所去世,享年97歲。

16日晚,時任首相的森喜朗發表談話,要求人們與政府一道對良子皇太後的去世表示哀悼。日本各地原定於17日舉辦的賽馬、賽車、賽艇等各種體育比賽以及“落語”(日式單口相聲)等娛樂節目、歌舞音樂等都紛紛取消。東京鐵塔也於16日關閉了通明的燈火,以表示哀悼。此外,文部省以及各地教委下達通知,要求各地國立學校於16、17兩日下半旗誌哀。平日對人們開放的皇宮東禦苑以及各地的離宮都於當日內謝絕遊人參觀。

依照日本有關規定,良子皇太後的葬禮不采取“國葬”儀式,而按“皇室儀式”處理。2000年7月25日,良子皇太後的葬禮在東京豐島岡墓地舉行。良子皇太後的遺體沒有火化,移送昭和天皇埋葬的武藏陵墓地與其合葬。

日本明仁天皇和皇後美智子等皇室成員、首相森喜朗等內閣成員、國會議員和各界人士以及各國駐日本的外交使節約1000多人出席了葬禮。

良子皇太後就這樣走完了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