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亞’謝列斯塔”號,1862年在蘇格蘭的斯凱島下水,由著名的造船專家喬治·戴維思設計。船隻載重282噸,長30米,寬7.6米,吃水3.5米。
最初的英國船主命名它叫“亞馬遜”號。該船航行不到1年,就以其良好的性能而享譽歐美。它漂亮的邊飾曾引起許多英美的造船商和船長們的嫉羨。
但有一次因船長的失誤,“亞馬遜”號擱淺了,不得不進廠大修,然後賣給了美國人。新主人不喜歡原先的船名,也許主人篤信天主,所以命名為“聖女·瑪麗亞”。
新主人也不喜歡原先船艏的那個象征亞馬遜土著的裝飾--一名手持弓和劍的半裸女子雕像,換上了聖母像。此後“瑪麗亞”號順利地完成了多次橫越大西洋的航運,因其良好的性能,成為當時北美東岸的著名船舶。以後此船又幾經轉手,換了多任船長。
最後更名為“瑪麗亞·謝列斯塔”號時,又該是大修的時候了。“瑪麗亞”號又用最新的技術經過徹底的改造後性能更強於以往,美國航運局甚至毫不猶豫地授予了新船主一張“最高等級船舶”的證書。
在調查過程中,總檢察官從莫爾霍斯船長處了解到,勃裏格斯是在“瑪麗亞”離開紐約前10天才接任這次船長職務的。
在他接任之前,船由勃裏格斯的現任大副阿貝爾·理查遜指揮。此人是緬因州人,好冒險,曾在波士頓至澳大利亞航線上創造過快航紀錄,是快航能手,在航運界傳聞“他知道風的一切秘密”。
但是“瑪麗亞”號船主不喜歡理查遜這種過分逞強的性格,所以改聘勃裏格斯當了船長。但理查遜是如此地喜愛“瑪麗亞”號,那怕隻當副手也願留在船上。
除此之外,調查委員會還了解到,在出事船上除了船長、理查遜大副外,還有二副安德列·齊林格,廚師愛特瓦爾德·海特,船長的妻子莎拉·伊麗沙白及他們2歲的小女兒索菲。
了解的情況隻有這些。又過了一個多月,關於“瑪麗亞”號船員的下落仍渺無音訊。大衛·莫爾霍斯就請求按當時的規定,對他們救護失事船隻給予獎賞。但是檢察官查理·弗羅特對事件仍有懷疑,不急於做出結論,也不想立即獎賞船長。
“瑪麗亞”號船主吉米·文切斯特,原本也是一位船長,在1866年,當他積攢了足夠的資本以後,就和另外4位船長共同成立了“吉米’文切斯特船舶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擁有15艘小型木質快船。這次文切斯特任命他的第一合夥人彭查敏·勃裏格斯為他最得意的“瑪麗亞”號船長。文切斯特的小女兒弗朗西絲卡就在這航次前不久嫁給了大副理查遜為妻。
1873年1月末,文切斯特自紐約乘郵輪來到了直布羅陀,向皇家法律顧問宣布,他準備通過當地銀行,按規定比例向莫爾霍斯船長支付獎金。
但這一建議遭到了總檢察宮的拒絕,他既不同意支付獎金,也不同意把船歸還業主,理由是調查尚未結束。這下文切斯特可急了,因為他已把新船長和船員都帶到了直布羅陀。他希望能盡快了結此事,以便按合同把酒精原料運到熱那亞的白蘭地酒廠。
海軍的調查委員會雖持懷疑,但沒有任何證據能說明“簡·格拉棲亞”號船員失蹤事件有關。現在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再扣住“簡·格拉棲亞”號不讓離港。莫爾霍斯船長也感到要拿到獎金並不那麼容易,不如先去意大利再說。
隨著“簡·格拉棲亞”號船的離去,對“瑪麗亞”號事件的調查也暫時停頓。
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瑪麗亞·謝列斯塔”號船員的命運仍不得而知,大海嚴嚴地捂蓋著事件的真相。但消息還是很快傳開了,在美洲、歐洲、甚至亞洲的街頭巷尾、茶館、酒樓都在議論這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