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個人、家庭外彙投資法則 第一節個人、家庭外彙投資的三大風險(1 / 2)

第6章個人、家庭外彙投資法則 第一節個人、家庭外彙投資的三大風險

外彙是指外幣以及用外幣表現的用於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它可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

1 外國貨幣。包括鈔票(紙幣)和鑄幣等。

2 處幣有價證券。如外國發行的公債、國庫券、股票、公司債券、息票等。

3 外幣支付憑證。如以外幣表示的各種票據(包括境外彙入的支票、彙票)、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旅行支票等。

4 其他外彙資金。目前,我國可供個人選擇的外彙投資方式主要有外幣儲蓄和外彙買賣(外彙寶)兩種。對於某些外彙持有者來說,還有第三條途徑:就是從事B種股票的買賣。

許多人認為,外彙買賣既然是以保證金形式委托銀行代理客戶進行的,那就不會有風險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從投資者角度來說,保證金形式的外彙買賣,存在著資金安全風險、彙率風險和補倉風險。

1 資金安全風險。是指投入的保證金是否得到安全保障。一般來說,信譽良好的銀行都能保證資金的安全。

2 彙率風險。是指由於彙率變化可能導致的交易虧損。在眾多的投機買賣工具中,外彙買賣風險最大。因為國際間的政治、經濟不平衡,政治、經濟政策各異,本已導致彙率變化頻繁,加上政治、經濟事件突發如雷,難以預測,更兼投機買賣盛行,彙率更難以駕馭。

3 補倉風險。是指由於浮動彙率虧損達到一定程度需要立即補倉,但由於補倉不及時,交易頭寸被強製斬倉,從而使虧損成為事實。由於彙率變化導致浮動虧損超過規定限度,例如超過50%,銀行就要求客戶補倉,即補充資金以備斬倉虧損之用。浮動虧損是指買進某種貨幣後,彙率朝不利的方向發展,雖未斬倉,然而客觀上已發生虧損。在銀行向客戶要求補倉時,因聯係不上客戶,或者客戶不能立刻把資金送去,例如在夜晚無法從銀行取得現金,或者客戶不願意自己斬倉,銀行就強行把頭寸斬掉,並從保證金中支付虧損部分。強行斬倉是銀行保護自己權益的一種手段,在合約上有明文規定。

強行斬倉,有時是好事,有時也不盡然。當彙率逆轉時,如不及時斬倉,可能招致更大損失,從這個意義上說,強行斬倉可避免更大的虧損,應當說是好事。但在彙率上升時,今天晚上斬,明天彙率又回到原位,從這個意義上說,又不完全是好事,尤其是在強行斬倉時以什麼彙率為依據,就因人而異了。

此外,外彙買賣的時機、幣種選擇也帶來一定的風險。這種風險由兩種原因引起:

一是成本高於收益。因為外幣買進賣出之間有一定差價,尤其是現鈔買入與賣出之間的差價,目前高達200點,如果將未到期的存款取出參與外彙買賣,還將損失利息收益。假如買賣外彙所得收入小於所付出的代價(利息損失和買賣差價),則收益就小於成本,該筆外彙買賣就無實際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