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個人、家庭房地產投資策略 第二節房地產投資的六大風險及防範
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是指一項資產的變現難易程度以及資產的變現比率。容易兌換成現金的資產,而且變現的比例很高,說明這種資產的流動性很強,能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收益;反之,流動性差的資產就會為投資者帶來一定的損失。
例如投資高級公寓,因為金額巨大,又難以分割,不可能有投資者頻繁地買進賣出的情況,從而使得高級公寓的交易不能像證券市場上的投資工具一樣,隨時可以進行。投資者很難在需要資金的時候將公寓兌換成現金,通常情況下要花費一段時間或者是以最低的價格出售,這樣就會減少投資者的收益。
規避流動性風險的做法就是進行投資組合,把房地產作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這樣房地產變現難的缺點就不會影響我們全部資產的收益及安全了。況且,在你急需資金的時候,還可以申請第二抵押貸款或出售部分產權,這樣也可以解決流動性差帶來的問題。
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是由於經營上的失誤而造成的實際收益低於預期收益的可能性。
首先,由於投資者對房地產了解甚少而導致的投資失敗,例如不熟悉房地產涉及的法律、規章製度,等等。其次,因為投資者的經營水平低而造成的投資失敗。比如對房地產市場的前景預測失誤、沒有把握好投資時機,等等。最後,由於周圍環境的變化導致實際情況與事先的設想不符而造成的投資失敗。例如在一個環境很好的地區購買了一套住房,預期會升值,但購買後不久此處新建了一家汙染嚴重的工廠,致使房價下跌,投資大打折扣。
要避免經營風險,就要求投資者必須具備豐富的投資知識,善於分析掌握時機,做到“慎買慎賣”。
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由於銀行利率變動而使投資者利益發生變化的可能性。
當銀行存款利率上升時,導致儲蓄收益率增加,從而使資金大量流向銀行係統,市場上住房的購買者減少了,住房市場供大於求,投資者的收益率下降;當銀行的貸款利率提高時,會使投資者的成本增加,收益相應減少。由於住房投資金額巨大,投資者往往要申請銀行貸款,銀行貸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投資者的成本大小。在美國,利率每降低05個百分點,就會有40萬個家庭進入潛在的購房市場,這主要是因為開發商的利息負擔減少了,成本下降了,從而導致房價下降,使居民有能力進入這一市場。
投資者隻有掌握了國家的各項政策,能夠做出準確的預測,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利率風險。
政策性風險
即由於政府法令、條例的改變而使投資者遭受損失的可能性。
住房投資是政策性很強的經濟活動。政策性風險主要包括政府土地政策的改變、城市規劃的改變、房地產稅收的增加、租金管製等。當中央政府給予房地產投資方麵的優惠政策時,房地產市場就會急劇升溫。如果國家政治、經濟因素方麵出現相應的變動,房地產市場很快會出現相應的變化。總之,當國家政治形勢穩定、經濟發展處於高潮時,房地產價格會出現上漲;當出現各種政治風波、經濟開始衰退時,房地產需求下降和價格開始下跌。
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體製轉型時期,許多政策有待於建立和進一步完善,客觀上給住房投資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如何才能有效地規避這一風險呢?這就要求投資者對政府的各項政策、法令有全麵的了解,分析房地產的發展趨勢,把握政府的政策傾向。
道德風險
這是由於住房投資的信息不準確、開發商以欺騙手段銷售房地產而使投資者利益受損的一種風險。
房地產開發商對房屋構建的了解程度遠遠超過了投資者,在他們向投資者銷售房屋時,往往要掩蓋建設過程中的缺陷,以高於房屋本身價值的價格出售,無形之中便增加了投資者的成本負擔,降低了房屋的增值空間,使投資者的收益減少。媒體上的售房廣告與實際不符;剛搬進新居,房屋就被判定為危樓;購買了房屋卻長期拿不到產權證等等,已經是屢見不鮮了。
為了避免此種風險,就要求投資者在決定投資前,第一要弄清楚該物業的開發建設與銷售是否合法,即是否取得了土地的合法使用權以及房屋銷售許可證,購買的是住房的使用權還是所有權等,避免事後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第二要對開發商、物業管理公司的背景有一個全麵的了解,考察他們的實力、信譽等諸方麵。第三對住房的現場勘察最為重要。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道德風險。
自然風險
自然風險是指由於自然災害對住房造成了損害,以至於使投資者遭受損失的可能性。自然災害主要包括火災、地震、洪水等,對於這類風險的規避,主要是采用房屋保險的方式來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