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個人、家庭如何理好時間財、健康財 第四節投資理財是一場“馬拉鬆”
財富的增長與生命的成長一樣,均是點點滴滴、日日月月形成的,不可能一步登天而快速成長。這是經濟規律。
眾所周知,複利是將你的賬戶上所獲得的利息自動存入這個賬戶,然後再產生利息。例如:你將1000元存入,假如其收益率被定為每年4%。第一年末你將得到40元的利息,然後這40元自動加到原來的1000元上;因而從第二年開始你就擁有了1040元的本金,它們又可獲得4%的利息即416元。如果沒有複利,也就是如果這40元直接給你的話,你的長期收益就隻有40元而已。
財富增長的道理和複利增長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果你的目標很明確,為了某種目的,你必須持有一定的錢來進行投資;如果你的目標隻是一種可能性,你可以做這做那,並且希望能賺大錢,如果什麼也沒有也無所謂的話,那麼你就去投機。
可悲的是許多投機者在一夜間賺了大錢,也在一夜之間傾家蕩產,其成功是僥幸的,其失敗就在於“可能僥幸一時,但不能經常僥幸”。任何一夜致富的投資機會,必定潛藏著更大的風險。
投資理財可以緩慢而穩健地致富,但是不可能用小錢投資就能在短時間內賺取億萬的財富。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投資理財是花費時間的事。利用理財創造財富的力量,雖然比我們想象得大,但是所需的時間卻比我們想的時間更長。
複利的威力要通過時間才能體現出來。當你投資獲利時,如果你打算把你獲得的利息都取出來用於消費,那麼與無複利的投資就沒有區別了。但你投資的目的是積累資產,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有複利同沒有複利比較起來優勢還在有複利一方。因此你必須把你獲得的利息進行再投資。所以關鍵是取決於你拿到利息後如何使用它——是進行再投資,還是拿它去大吃大喝一頓?
隻要耐住性子,將資產投資在正確的標的上,如績優股、房產等,耐心地等待一段較長的時間,不需要操作、不需要操心,複利自然會使財富成長。
對投資理財而言,時間就是金錢,欲速則不達。
無論是財富的累積,還是經驗的累積,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必須用時間去換取。幸好在這一點上,是非常公平的。人無論出身貧富、貴賤,一天隻有24小時,平均壽命約為75歲。時間是人生最大的財富,而人一生的榮辱、貧富、苦樂,都有賴於每個人如何運用這筆財富。
今天我們的難題是好高騖遠,藐視小報酬,總希望能一鳴驚人,一出擊就能有驚天動地的結果。但從曆史上來看,絕大多數富人的巨大財富都是由小錢經過很長的時間積累起來的,創業初期大部分人所擁有的本錢都很少,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一個人想成功致富,就必須先摒棄這種“一夜致富”的幼稚觀念。
以香港巨富李嘉誠為例,人人都知他有幾十億美元的資產,名列全球前十位華人富豪之內,但他的致富生涯卻是漫長而艱辛的。他少年喪父,十幾歲時便輟學擔起家計重擔。開始隻能靠打零工;後來又當塑膠廠推銷員,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憑借自己的精明和勤勉,20歲時被提拔為總經理。兩年後他將全部的積蓄7000港元拿出來自己創業,開了一家小塑膠廠,名為“長江實業公司”,即現在香港第一大集團長江實業的前身。後來他抓住了幾次機會,在房地產業的投資上縱橫馳騁達39年,積累了超級財富。成功後,他早年漫長而艱辛的生涯也因此而蒙上了傳奇色彩。
成功就是由一連串的小成就織繪而成的,大財富都是由抓緊機會掙每一筆小財富,再加上複利的作用慢慢積累而成的。
可見,時間在投資理財中的重要性,耐心是理財必備的條件,越有耐心熬過長期的等待時間,創造財富的力量就越大。然而今天我們身處“速食”文化時代,事事強調速度與效率,吃飯要去快餐店、開車要上高速公路、洗照片去快速衝洗店、學東西也要速成班。人們變得越來越急功近利,沒有耐性,在投資理財上,也顯得急躁而缺乏耐心,想要馬上見到成果。在其他事務上求快,或許有一定的效率,但投資理財卻快不得,時間是理財的必要條件,“欲速則不達”,要有耐心、有毅力才能贏得這場“馬拉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