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個人、家庭理財風險的鎖定方法 第一節正確認識家庭理財風險(1 / 2)

第10章個人、家庭理財風險的鎖定方法 第一節正確認識家庭理財風險

商品社會的出現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充滿競爭的世界。市場經濟又帶來以往不曾有的風險因素,例如資金、原材料、技術設備短缺,市場需求勢頭逆轉,價格水平波動等不確定因素時刻困擾著生產者和消費者;利率、彙率的變動,有價證券等價格的漲落隨時牽動著每一個投資者和籌資者的心。

市場經濟越發達,風險在人們社會生產活動中的影響就越大。不僅如此,風險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也促使了人們從出於本能抵禦風險到自覺地鑽研風險因素變化的規律,探索防範風險途徑的轉變。在當代社會中,預測、評估與控製經濟活動中的諸多風險,已成為一門科學,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

風險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時期內造成虧損的可能性。風險是事件本身的不確定性,具有客觀性。

風險是特定條件下的產物,而且人們的主觀判斷在分析風險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風險本身存在著相對性、可變性。如金融市場上利率或彙率的變動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於利率或彙率是怎樣變化的、何時變化、變化幅度的大小,人們的看法往往不同。主觀判斷與市場客觀變化相近的人,受到利率或彙率變動風險的影響就小些,而主觀判斷與客觀變化出入較大的人,受這種風險的衝擊就大一些。這些對於人們合理運用風險分析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依據風險分析,風險主要有以下4個特征:

1 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世間萬物都處在運動變化之中,這一規律構成了風險存在的客觀基礎。客觀世界的變化是人的主觀意誌無法支配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風險是絕對的,人們難以回避它。

通常我們所說的避免風險,實際上隻是在承認風險的前提下分散、轉移風險,減輕或補償可能造成的損失。風險的客觀性還表現在它無處不在,不論你從事什麼活動,都可能有得有失,都會有風險與你相伴。所不同的隻是有些風險你已經有所認識,不知不覺地增長了應付此類風險的能力,因此這類風險對你的威脅較小,不再容易被感覺到了。而另一些風險則很陌生,尤其是在初次涉足某個新的領域的時候。人們如果對這類風險一無所知,當風險發生時往往措手不及,遭受的損失也會大一些。

2 風險是相對的、可變的。風險畢竟是對人而言的,人有千差萬別,所謂風險的相對性就是指客觀存在的風險與人們對風險的認識之間有差異,即風險與不確定性的差異。它使得同一種風險,對不同類型的人意義不同。如橫渡江河對不會遊泳的人來講是很大的風險,而對於會遊泳的人來說其危險要小一些。市場價格波動對本錢小的業主構成的威脅比對實力雄厚的商人的影響嚴重一些。

所謂風險的可變性,則是說同一種風險對於同一類人來說其影響也不同。隨著經濟結構的演變、政治與社會環境的變遷、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們對風險的認識不斷加深,應付風險的能力有所增強,原來的風險狀況會發生變化,或被加強、或被削弱乃至化險為夷。正是因為風險具有相對性和可變性,人們才有可能探尋防範風險的種種措施。

3 風險是可以測度的。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風險發生之前,常有先兆,運用統計預測等方法可以預測到這些征兆;二是指參照經驗數據對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借助技術手段進行估算,並在此基礎上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彌補。

風險的可測度性使人們有可能控製其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麵對客觀風險變被動為主動。當然,風險的可測度性是相對於人對客觀世界的現有認識能力而言的,在一定範圍內,總有一些風險是人們尚無法預測的。但是,這並不違背風險的這一特性,因為從發展的眼光看,任何一種風險,最終會被人們認識,否則,社會經濟發展就無從談起了。

4 風險與收益是對立統一的。風險的本質是事件結局的不確定性。一件事情的不確定性隻有兩種:一是壞,即給人們造成一定的損失;二是好,即當事人不但沒有遇到危險反而獲得了利益。現實生活中,風險較大的事,獲利的概率也較大,這已成為人們參與投機活動的基本動力,正如常說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