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識海中經過模擬,張若知道這個想法有很大概率是會失敗,但張若還是想試一試。
張若知道這其中的過程才是實踐道理的必經之路,無論成功與否,都能夠在實踐中將道理顯現明白。
控製著巨獸身軀的生長,天空中落下的隕石帶有豐富的資源,無盡的海洋補充了巨獸身軀原本的虧損。
意識海中張若擺弄巨獸身軀的模型,顯現出來骨架複雜的構造,紮實凝結的肌肉組織和保護內髒的粘膜組織。
張若現在的這個準備實施闡述《青木決》延續生存道理的想法,是從灰塵雜質層被砸破,顯露出溫暖的陽光之後才有的。
整個世界因為星體一直在成長,所吸收進來的資糧不斷的造成星體的動蕩。
這樣的一個成長的過程,這個新生的星體再自身沒有到達極限之前,是不會停止下來的。
這個極限,張若也算過,僅僅是張若可以推算到的時間,都是以億年為單位的。
這樣的時間跨度,已經超出了張若現在的時間觀念了。
已經是長生種的張若,此時的時間觀念,早在《玄水訣》修煉完了之後就發生的改變。
從凡人的以天、以年為單位,改成了修真者的以十年、以百年為單位了。
修真法所帶來的悠久的生命,讓張若得以更加從容的對待時間的流逝,但這種時間也是相對的。
星體所含有的時間概念,很顯然已經遠遠的超出張若可以預想的範圍了。
這樣漫長的時間中,星體的進化會一直持續。
包裹住星體的雜質灰塵層也會存在很久,可能會在這漫長的星體進化的時間中,被隕石所砸破。
也有可能在一次劇烈的動蕩中全部落下,被星體吸收幹淨。
但是這樣的時間都是以星體的時間單位為準的,在可見的時間內,張若所知道的,這一層包裹星體的雜質灰塵層會存在百萬年以上。
在這樣的環境下,星體內的生物會越來越少,地底的生產環境已經被不斷移動的地殼和大陸板塊所摧毀。
地麵也已經被海洋占據,僅有的一些島嶼陸地也幾乎沒有了生物存在。
就張若這幾百年來在世界內行走所看到的,也就隻有深海內夾縫中溝壑裏還存有生物,這些生存下來的生物體積都非常小,其基因也非常低等。
可以看見的,滄海桑田之後,深海中夾縫中生存的生物都會在巨變中死亡。
張若參悟的《青木決》闡述出來的道理,是想要延續生物,讓物種盡可能的生存下來。
而想要讓物種繼續生存延續,現在的星體無論是陸地還是海洋都不可行,不斷動蕩的世界,生物隻會越來越少。
當雜質灰塵層被砸破,露出了更上層的天空之後,張若隨即有了一個想法。
這個想法是,想要將物種送到天上生存,生存在雜質灰塵層的更上麵。
在灰塵層的上麵,有著溫暖的陽光,不斷被吸收進來的星空中的資糧,也可以被截取當做物種的養分。
當然可能會有空氣稀薄,隕石不斷砸落,水分不充足等原因。
但是這些都可以克服,適應力強大的物種,能夠克服這些困難。
而且到了天空中之後,在天空中生存就不用在意星體的膨脹,天空會隨著星體的膨脹而向外推移,到時候隻要遷徙一下就可以了,動蕩的世界幹預不到天空中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