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有了夢想就去做 當一把掃帚有了夢想
現年52歲的菲利帕奇小時候生活在前南斯拉夫的一個農莊家庭,因為戰爭與貧困,酷愛讀書的菲利帕奇隻能早早地退學在家,幫著父母打理農莊,盡管如此,他依舊沒有放棄學習。
18歲的時候,菲利帕奇報名加入了貝爾格萊德法學院的自修班,這個自修班不要求進學校聽課,隻需要考試到場就行,菲利帕奇就開始了半工半讀地生活,每次考試,他都要坐8個小時的通宵火車前往應考,然後返回農場當幫手,盡管菲利帕奇的學習很用功,但那些年裏,前南斯拉夫的戰火實在太頻繁了,再加上農莊的工作繁忙,菲利帕奇總是無法完成學業。
為了追求夢想,1992年,菲利帕奇拿出所有的積蓄,拜別父母和兄弟,離開被戰爭蹂躪的家園去到美國。剛到美國時,菲利帕奇幾乎不懂得說英語,就在一個小學裏找了一份相對來說不太需要言語的掃地工作。有一次,一位老師建議他到哥倫比亞大學找工作,這樣就可以免費選修課程,因為哥倫比亞大學雖然是一所僅次於哈佛、普林斯頓和耶魯的常青藤大學,學費昂貴,但它卻有一項政策非常好,就是允許學校所有員工都可以免費聽課。
菲利帕奇聽到這個消息後,興奮地跑到哥倫比亞大學想找一份工作,可當時大學裏並沒有任何工作崗位空缺,為了給自己創造機會,菲利帕奇就去買了一把掃帚,天天在學校門外打掃衛生,這樣一來,他很快就給大家留下了印象。一個月之後,菲利帕奇居然真的得到了大學人事部的約談,從而被正式聘請為哥倫比亞大學的全職清潔工。
要聽課就要先學會英語,菲利帕奇用自己的薪水購買了大量書籍和影音材料,利用閑暇時間開始自學英語,通過平時的學以致用,經過7年努力,菲利帕奇終於打下了不錯的英語基礎。2000年,菲利帕奇又入讀了美國通識教育學院加以基礎知識鞏固,並在3年後順利畢業,至此,菲利帕奇的英語水準已經相當熟練,於是便開始了長期的“蹭課”生活。
在課程上,菲利帕奇選擇了幾乎算得上是最難的“古典文學專業”,要選修這個課程,還必須要先完成一些核心課程的學習,無論是時間還是精力等各方麵的條件,菲利帕奇與年輕同學們的差距都相當明顯。每天,菲利帕奇上午上課,下午2時30分到晚上11時負責打掃衛生並傾倒垃圾,下班後返回住所繼續溫習,時間非常緊張,菲利帕奇不急於求成,而是每個學期隻修一兩門課程,勤勤懇懇地修完所有學分。
清潔工的收入是非常有限的,隨著在美國的時日增多,菲利帕奇也曾遇到過好幾次薪水較高的工作機會,但因為不想放棄免費學習的好處,他一直沒有考慮另外找工作,菲利帕奇覺得,雖然自己在哥倫比亞大學隻是一個天天拿著掃帚的清潔工,然而同時所擁有的這個學習機會卻彌足珍貴,正因如此,菲利帕奇的學習成績一直非常不錯,雖然所有教授和同學都知道他是學校的清潔工,但看見他拿著掃帚時候,同學們還是會感到很驚訝,然而菲利帕奇自己卻總是毫不在意地咯咯而笑,完全不會因為手中的這把掃帚而感到自卑。
就這樣,經過19年的努力,菲利帕奇終於在2012年5月13日以良好的成績通過了考試,為了參加學校的畢業典禮,菲利帕奇還特意請了兩天假,畢業典禮結束後便又接著回去工作。哥倫比亞大學也因為有這樣一名學生而覺得自豪,所以把菲利帕奇作為一個正麵典型用來鼓舞別人,但菲利帕奇卻說自己的夢想隻實現了一半,因為接下來他還要繼續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畢業典禮結束後,有美國媒體問菲利帕奇今後會不會另外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時,他回答說:“如果能有更好的工作,當然不錯,但我不會刻意去找,因為對於一個心懷夢想的人來說,一把掃帚也足以舞動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