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有了夢想就去做 被擊倒,要馬上起來
那一年,希拉裏作為第一夫人,陪同克林頓總統出訪中國。他們一家三口的身影,出現在長城之上、漓江之畔……許多中國人,由此熟知了希拉裏。
兒時的希拉裏生活在一個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在芝加哥開著一家小公司,母親是一名家庭主婦。他們很注重對孩子性格的培養。希拉裏再在自傳《親曆曆史》中寫道:“父母努力的把我們訓練成強悍的孩子,以使我們能麵對生活中的任何挫折。”
1965年,希拉裏考入美國一流女子學院韋爾斯裏大學。(宋氏三姐妹,以及美國第一任女國務卿奧爾布賴特,都曾就讀於這所學校。)四年後,她在畢業典禮上的一場慷慨激昂的演講,被美國著名雜誌《生活》,作為那期的重點內容發表,還刊登了一張希拉裏當時的照片。這是希拉裏第一次成為公眾人物。那時,誰都沒有料到,這個戴著厚厚眼鏡,穿條紋喇叭褲,頂著一頭亂糟糟長發的女子,日後會成為全世界最受關注的女人之一。
那一年,美國政壇麵臨有史以來的最大政治醜聞:總統尼克鬆深陷“水門事件”。美國議會成立了尼克鬆彈劾委員會,剛從耶魯大學法學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的希拉裏,參與製定彈劾調查程序。但,又一個誰都沒有想到,25年之後,她的丈夫,美國第42屆總統比爾·克林頓,將麵臨她親手製定的彈劾章程。
克林頓幽默熱情,富有感染力,希拉裏冷靜理性,勤奮嚴謹,一度被美國人認為是美國政壇上少有的金牌搭檔。希拉裏陪伴克林頓,走過許多激動人心的時光。但她也從丈夫的口中,親耳聽到了一個妻子最不願聽到的話——克林頓就萊溫斯基事件,麵對全美國人民嗬媒體,真誠,歉疚地說:“我要為我的所做的言行向你們道歉。”然而,也正像美國媒體評價的那樣:“他們在一方被絆倒時,另一方總是毫不猶豫地扶起對方。”
這件事件中,希拉裏無疑是受傷害最深的人。但關鍵時刻,她依舊是克林頓最忠實的夥伴。因為多年前,親自參與了尼克鬆時代總統調查彈劾案,沒有人比她更了解,如何使克林頓免遭彈劾,成功擺脫了大陪審團的困擾。結果,他們在風口浪尖,比肩攜手,共同度過了人生中最大的難關、難堪。
也許,正是由於“萊溫斯基”事件,使得一直沒有泯滅政治抱負的希拉裏,真正從幕後走到台前,決意開始自己的政治生涯,她參加了2008年美國總統的競選。
在競選初期,同其他民主黨人相比,希拉裏似乎有著巨大優勢,被認為是最有希望問鼎白宮的女候選人。但出人意料的是,默默無聞的奧巴馬後來者居上。2008年5月6日,希拉裏在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中失利。她在退出演講上說:“繼續我們的奮鬥,完成我們依然堅持的夢想和方式,就是投入我們的精力,我們的力量,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去支持未來的總統奧巴馬競選。”
雖然,在棋逢對手的對決中、希拉裏遺憾告負、但是她的人格魅力,不但贏得了支持者的擁護、更贏得了對手的尊敬。奧巴讚其“尤其堅強”、“有極好的職業道德”……決定提名她為國務卿。這讓希拉裏的人生再次經曆考驗。外表優雅、從容,內心卻高傲、強悍的她,將如何抉擇?
經過慎重、嚴肅的思考,她覺得:“不論怎樣,不要放棄夢想,勤奮工作,執著信念。跌下去,要堅持信仰。被擊倒,要馬上起來。決不要聽任何人說,你不該或不能走下去。無論是朋友還是敵人,我們都應該首先伸出手去。”2009年1月21日,希拉裏在丈夫克林頓和女兒的陪伴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宣誓就任美國國務卿。
從韋爾斯裏大學的優秀畢業生,到叱吒美國政壇的女強人,62歲的希拉裏,總被人們看作是好的榜樣。了解希拉裏的人都說:她總是目標明確,不管是出於政治抱負,還是改造的夙願。她都為之不懈奮鬥,幾乎從不放棄。
如今,希拉裏登上了人生的又一個高峰。近期出訪中國時,她對那些希望擔任領導角色,卻有擔心失敗的女性,說:“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戰勝恐懼承擔風險,追求夢想,需要相當的勇氣。被擊倒,要馬上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