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理想不等式 53. 平凡不等於平庸(1 / 2)

第四章 理想不等式 53. 平凡不等於平庸

平凡,是指普通,平常的能力和價值,不新奇,不誇張,不虛飾。

平庸,是指尋常的,一般的,凡庸,不高明,碌碌無為。

單從字麵上我們好多人都分不出平凡與平庸的區別。其實平凡與平庸,是生活的兩種態度和狀態,中間既沒有自然的通道,也沒有必然的鏈條,但兩者確實離得不遠,且極易轉化。一個商店售貨員,他的工作很單一,沒有技術含量,每天重複同一件事情,我們說他是一個平凡的人。可是如果他就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整天抱怨沒有好工作,沒有高工資的話,他就成了一個平庸的人。一個平庸的人如果它克服了浮躁、激狂和憤怒,用心幹著平常的事情,過著平淡的日子,平凡就悄然來到你的生活中。

平凡的人,是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雖然不是其中的關鍵零件,但是少了他不行,千千萬萬個平凡的人構成了社會發展的基礎。平凡是一種心態,它以謙遜的姿態,包容著生命的種種奇跡,無論燦爛還是樸素,都在泥土般的平凡中汲取營養,獲得成長的動力。

他是一名農村小學教師,18歲來這裏支教,現在已經是57歲了,他甚至沒有計算過自己來這所學校有多長時間了。

當時教室是村裏廢舊的房屋改建的,隻有一個老師,40多個孩子擠在同一個房間內,沒有書桌,學生都是自己帶凳子,把書放在腿上寫字,講桌是村民提供的一張舊桌子,黑板也是掛在牆上的一塊木板,還有為數不多的幾根粉筆。有幾次他都想轉身離去,心想就是出去打工、給別人幹零活都要比在這裏好很多倍。然而,當他看到一雙雙求知的眼神時,內心深處有個聲音告訴他“留下來”,就這樣,他把這個簡陋的學校看成自己的家,一呆就是幾十年。

他每天早起把教室打掃幹淨等學生來上課,每天用同樣的聲音講著不同的知識,放學後,依然在教室裏批改著學生的作業。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每天做著同樣的事情,不同的是每年都會有更多的新生入校。現在村裏蓋了新學校,六間紅磚瓦房的教室,教學條件也有了明顯的改善。期間,也有進大城市的機會,他毅然選擇了守護這塊土地。

或許太多的人都已經忘記他的存在,但他要做的事情卻沒有改變,並且一直在繼續下去。

平凡的人,平凡的心,做著平凡的事,但他卻不平庸。平凡是寒冷中披在身上的暖衣;是困境中真摯的笑容;是在快樂中一起分享的幸福;是炎熱中為你煽動的竹扇。

平凡不等於平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彩。花兒未曾開放的時候,他們都很樸素,而那些枝葉異常華麗的植物,往往開不出美麗的花朵,結不出豐碩的果實。富強文明和諧的社會是靠一點一滴地做好每件平凡細小的工作來實現。

我們不拒絕平凡,但永遠鄙視平庸。

於某20世紀80年代從農村的一所中學以優異的成績跳出“農門”,進入一所中專學校,畢業進入鄉鎮政府工作。當時他隻有19歲,工資除了必需的開支外,其他的用來去成人高校讀書。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沒幾年的功夫,就從小小的職員升到科長,待遇也有了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