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薛如銀(一)(1 / 2)

已經是七月末的天了,外麵還隱約有蟬鳴聲傳來,惹得人心中竟隱隱有些焦躁。

殿中開窗透氣,宮女拿著扇子緩緩從放在外殿的冰盆處往裏麵扇涼風。幸而薛如銀並非如同白葉那般怕熱,這會兒正低頭看著熟睡的兒子,隻因為想起了那位害怕酷暑的好友,神色間有些恍惚。

轉眼就是五六年過去了,她還清清楚楚記得白葉與端王成親那一日的情形。她和楚少戈兩個人晚間也曾經微服去了一趟端王府送上祝福,那時候白葉嬌美動人,端王……

端王那個時候,已經被幾個太醫私底下判定壽數不長了。這婚事原本她曾經想著讓人推遲婚期的,誰知道楚少戈卻是聽信了欽天監所謂的“衝喜”的說法,竟然一力促成了這門婚事如期舉行。

縱然她曾經陰差陽錯之下心儀過楚容若,卻也不願意讓白葉就此拿一生來打賭,賭楚容若能夠熬過這一次--不見楚少戈都急了嗎,隻擔心楚容若熬不過這次,竟然連著“衝喜”這種話都信了?

“娘娘且放心,我本就是大夫,他的身體如何,我自然是心中有數的。”那時候白葉拉著她的手,一身大紅的嫁衣看得她隻覺得刺目,而更讓她不忍看的卻是白葉臉上的笑容。她未曾能夠阻止楚少戈促成這門婚事的意思,實在是有些愧對白葉。

然而,在這個時候聽到白葉的話,薛如銀卻是忍不住抬頭看了過去。

那神色明媚的女子隻笑著道:“無論貧窮富貴,無論生老病死,我都願意與他一同去麵對。”

這話說的平靜,可是平靜之下卻有著讓薛如銀說不出來是不屑一顧還是羨慕的深情。

薛如銀緊緊捏著白葉的手,許久才低聲道:“如此,甚好。”

至於到底有什麼好的,那個時候的她也說不清楚。

端王和白葉大婚第三天,太後就死在了前往風雪寺的途中。太後強撐著病軀去風雪寺為天下祈福,為兄長贖罪,卻沒有想到竟然死了在路上。消息在太後死後又過了半個月左右才傳入了京中,此後京中就隱隱有了連著佛祖多不願意見到太後這個罪人的傳言,薛如銀隻默默聽著,並未用心去阻止。

國喪三個月,又因為天氣炎熱的緣故不便再運回太後遺體去皇陵安葬。因此這位死在祈福途中的太後成為了雍朝唯一一個未曾葬入皇陵的太後,葬在了她原本應該去祈福的風雪寺的後山。

薛如銀不傻,很多事情她雖然一知半解,卻也隱隱有些猜測的。

端王的身子時好時壞,隻好時也不過是能夠在端王府略微走動走動,偶爾奉召入宮商議朝政。壞的時候卻是幾個太醫一同候著,勉強才能夠從閻王的手中把人給救回來。

白葉偶爾還會入宮求一些珍貴的藥材,不管是秉著她們少女時在一起的情誼,還是楚少戈的交代,薛如銀都未曾為難她半分,要什麼給什麼,三不五時還會讓人送一些滋補品去端王府。

就這般熬過了國喪,不知不覺中,大婚半年有餘的楚少戈竟然收攏了朝中大半的權利,得到了越來越多朝臣真心的擁護。他親政的過程幾乎可以說是順水推舟一般順利,縱然遇到過一些實在難以決斷的難題,在楚容若的幫助下也有驚無險的過去了。

薛如銀甚至不知道該慶幸楚容若如今身子不好,才讓楚少戈這般順利接手朝政,親政之途未曾遭遇太大的阻力。還是該歎息,楚容若病得太厲害,未曾能夠更好的輔佐楚少戈。

隻隨著楚少戈處理朝政越發的嫻熟和得心應手之後,楚容若的情況似乎也漸漸穩定了下來。隻三不五時的急診,似乎大家也都習慣了。甚至於薛如銀都曾經聽人談論,說起楚容若這個曾經權傾朝野的攝政王,也不知道能否熬過那一年的冬天。

薛如銀自然是希望他能長命百歲的,最不濟,也要給白葉留下一個孩子才是。不然,堂堂王妃,無依無靠想要撐起一個王府,隻憑借帝後的恩寵,又能夠熬多少年呢?

薛如銀不知道那一年的冬日白葉作何感想,隻她卻是有種提心吊膽的不安。

年祭端王都未曾參加,楚少戈可以說是第一次單獨主持年祭,年祭之後他甚至帶著薛如銀一同去了一趟端王府去探望楚容若。楚容若麵色看著還好,隻開口說話就咳嗽得厲害。楚少戈親自問了他的情況。

白葉當時就在一側,薛如銀至今記得她當時曾經說過的話。

“王爺這些年來身體一直不好,加上耗神過度,此消彼長之下……”白葉當時神色淡淡,隻眼中有著明顯的擔憂,看向楚容若的時候,眼神可以說是柔情似水。看得薛如銀一時錯不開眼,根本就沒有留意到接下來楚少戈說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