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人啊,真的不能說是認準那些死理,還是有心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她們過來的晚,買菜這裏基本已經沒人了,二虎他們都已經在收拾了。
二虎還是老樣子,一見到黎珞她們就特別熱情的打招呼:“嫂子,胡嫂子,今兒個怎麼過來的這麼晚,你看我們這都開始收拾東西了?”
胡嫂子笑道:“本來決定吃米飯的,可家裏那個小祖宗非要吵著鬧著吃饅頭,結果這才發麵啊。這麵還沒發好,又把東西打碎了,我還得騰出手來收拾。哎,真是沒一會兒消停,讓人省心的。”
“嫂子,小軍已經夠讓人省心的了。這孩子嘛,哪有一點兒也不淘的,他要是不淘,和個小老頭一樣,我看你也得發愁。”
二虎讚同到黎珞的話:“就是,胡嫂子。小軍哪能算不省心的孩子,你啊,是沒見過那鬧騰的。”
胡嫂子樂了:“這孩子啊,都是別人看著好,自己心裏最清楚是怎麼回事。那小子啊,在你們麵前一副懂事的乖寶寶樣,其實啊,可淘著呢,而且還倍兒有主意。”
“這樣的孩子才能有大出息。嫂子,你可千萬別怕孩子淘,這有出息的孩子,都是能淘又有主意的。”
黎珞這點可沒有說錯。
這孩子啊,人們在希望他們聽話,乖乖的。
但其實越是淘氣,越是鬧騰的那種孩子以後越是能力強,而且據研究,這種孩子的心理也會更健康。
“珞兒,我咋覺得你這沒孩子的人反而比我還懂這孩子的教育。”胡嫂子狐疑的看向黎珞。
黎珞笑了笑:“我不是還有個弟弟麼。有時候我爸會和我媽兩個人說這事,也就聽了點。”
“你弟多大了?”胡嫂子還是第一次聽黎珞說起娘家的事。
從搬到這裏後,黎珞從沒回過娘家,也很少提起。
記得有一次,她把王盼娣趕了出去,還大聲的嚷道:“別和我提起他們,一夥就認錢的勢利眼。”
等黎珞甩上門回屋後,王盼娣自己在那裏嘀咕:“不就問問娘家的情況嗎,怎麼還被狗咬了一樣?”
她當時正準備出門,所以正好聽到了這些。
看這情況,應該是和家裏關係不好,而且有時候她和賀營長吵架,也會多少帶一兩句,她推測應該是因為她和賀營長的這樁婚事所以和家裏鬧掰了。
黎珞回想了一下原主的記憶,額上不禁滑下了三條黑線。
原主竟然不知道自己的弟弟多大了。
不過倒是有其他的一些信息。
原主的弟弟黎瑾在一中念高二,照這樣推測的話,那應該就是……
“十七了。”
胡嫂子本來見黎珞沒有回她,還有點兒提心吊膽的,覺得是自己多嘴了,生怕她會一下犯混翻臉。
這種事她理解,並不是性格怎麼怎麼樣,而是人都會有自己不能觸碰的底線,一旦觸碰,就會控製不住的情誌大變。
就比如她,平常的時候和誰都能平平和和的,可一旦有人提起那件事,那她當下就會翻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