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些,宋靜和心裏特別的不是滋味,說不上來的那麼一種難受。
一些老教授的精神真的是很讓人敬佩。
在醫學這個領域,有很多許紹仁這樣的老教授。
因為國人死後要保存完整肉身的想法,屍體一直以來都很短缺。
一人一個進行練習根本就是癡心妄想,整個學校能有個兩三具都是好的。
相對來說,軍醫院校還稍微多一點,所以軍醫的外科方麵比較突出。
這方麵的練習缺乏,導致實踐經驗不足。
這就需要有實習期。
但實習期接觸的都是真正的患者,患者不信任實習醫生,根本不會給機會,診病都不行更何況是進行手術了。
醫生需要一點一點慢慢熬,從實習醫生到手術助理醫師,再到能夠自己獨立進行手術,短則需要七八年,長的則得十幾年。
越老越的醫生經驗越多,這是人們的一個觀念。
這個沒有錯,但西醫和中醫不一樣。
年齡大了後,視力、腦力和體力都會跟不上,這也會很容易造成事故。
人體是一台複雜而精密的儀器,手術就是修理的過程。
這期間一定要特別的小心翼翼才行,否則稍微深一點淺一點,多一點少一點都會出現問題。
“人們之前接觸多的是中醫,後來西醫慢慢被人們所接受,現在又成為主要的治療方式。
本身我國在西醫方麵就比西方要起步晚,又條件、環境都落後,技術肯定會比不上他們。
但好在趕超速度快。
相信在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
這是許紹仁在筆記裏寫的,宋靜和覺得非常對。
“靜和,我是無能為力了,以後你不僅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也要促進醫學的發展才行!”許紹仁對宋靜和說道:“未來是你們的!無限可期!”
“老師,我會的!”宋靜和答應道。
手中的皮箱對她來說一下子重了好多。
兩個月後,許紹仁去世。
身邊除了家人之外,隻有她。
根據許紹仁的遺書,將他進行了全部解剖。
器官做成標本,骨架也做成了標本。
而這個過程,是由宋靜和和許紹仁其他的幾個學生來完成的。
這件事後,宋靜和請了三天假,和羅美娟整理許紹仁的遺物,順便陪伴羅美娟。
許紹仁有兩個兒子,都定居在了國外。
他們想要羅美娟跟他們過去那邊,羅美娟不願意,他們在那邊又還有工作要處理便就都走了。
羅美娟一邊整理一邊跟宋靜和說她和許紹仁的那些過往。
很簡單,都是日常的小事。
可是她卻聽得很心酸。
羅美娟從許紹仁去世一直沒有哭過,但宋靜和卻能感受得到她的傷心。
大哀無淚!
真正傷心死了反而真的不會哭!
許紹仁之前拜托過宋靜和照看羅美娟,他擔心羅美娟會挺不過去。
果然一個月後,羅美娟被發現死在了家中,心梗!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