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蘭軍出生於軍人家庭,繼承了父輩吃苦耐勞的品質和雷厲風行的作風。在初中的時候,利用暑假她就到紡織站拉大板車給倉庫送貨,一個月可以掙到75元錢。盡管拉板車很辛苦,但也讓她第一次嚐到了自己賺錢的快樂,也第一次讓她萌生了將來要賺大錢的願望。
她把想做生意的想法告訴父母後,出身軍營的父親和做幼兒教師的母親表示了堅決的反對,因為在當時的政治氣候下,做生意被視為“走資本主義道路”,不僅沒出息,而且不會有前途。因此,魏蘭軍高中還沒畢業,父母就托人把她安排進工廠工作。但想要做生意的念頭在魏蘭軍的腦海裏卻從沒消失過。她背著父母,從親戚那借了1000元本錢,加上自己攢的200元開了一家專賣飾品的小店。那段日子,是最艱苦的時候。去進貨時,她為了省托運費,便自己一個人背著四五個大包擠火車;為了省點路費,舍不得買臥鋪票,有時候要全程站著回來。但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她辛苦的努力和遠大目標的支撐下,沒過幾年,她手裏便有了幾十萬的起動資金。
之後不久,魏蘭軍又瞅準時機涉足了工業閥門的銷售,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她的資金已滾動到了200萬元左右。但是她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因為這時候離她心目的那個理想還差很大一截呢。緊接著,她又瞄準了娛樂產業,投資數百萬開設了煙台第一個專業的夜總會——波士沙龍。一時之間,她的夜總會引領了煙台的時尚風潮,也讓她賺了個“盆滿缽滿”。
九十年代末期,當別的經營者紛紛涉足酒店、娛樂業的時候,魏蘭軍又一次讓人們領教了她的魄力,她將生意鼎盛的波士沙龍關掉,開始大舉進軍房地產開發領域,將自己的房地產公司定名為“三水置業”。
魏蘭軍在房地產運作上起步就是大手筆,她將目光瞄準了煙台市政府實施的“騰龍落鳳”工程,魏蘭軍在煙台第一染織廠當年的那片澇窪地上開發出了一片現代化的社區和高檔寫字樓,並且在福山區斥資3000萬元建起了現代化的新廠房。
在煙台房地產界,魏蘭軍的三水置業隻能算是一個“後輩”,但卻絕對是巨頭。從三水家園的“智能化小區”、“精裝修單身白領公寓”到三水商務大廈的“5A級寫字樓”、“現代SOHO城”,三水置業從成立到現在一直引領著煙台房地產行業的潮流和時尚。
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就,但魏蘭軍卻仍未停止前進的腳步,她沒有滿足於每年交付10萬平方米房屋的現狀,而是把每年交付數以百萬計平方米的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當成了自己的榜樣,因此她經常與全國房地產界大牌房地產商一起學習,就是為了將自己的企業打造成規範、科學、一流的房地產企業。
商海拚搏20多年,魏蘭軍最深的感觸就是自己的學識不足,她說:“在現代高科技發展迅速、信息傳播快捷的社會中,不學習就意味著退步。”因此,多年來,她一直在努力學習,不僅通過自學拿到了財務專科文憑,而且還參加了許多工商管理、房地產營銷策劃等專業的課程。如今,魏蘭軍正在向自己更大的人生目標和人生誌向而繼續努力奮鬥著。
一個高中都沒畢業的女人,卻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就,我們在感歎之餘是否領悟到了其中的一些道理呢?遠大的誌向,對一個想要取得事業成功的女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胸懷“鴻鵠之誌”方能成就大事業,方能有所大作為;而如果空有一身本領,滿腹學識,卻胸無大誌,不思進取,那麼就隻能做一隻麻雀,在房簷樹枝上呆呆地遙望天鵝振翅高飛、鵬程萬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