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洋,四川成都人。他現在是一家酒店的經理,在當地,他的酒店小有名聲。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他講起自己的創業困境時說。他之前在酒店做過幾年的管理工作,對酒店經營各方麵情況爛熟於心,但就是欠缺資金。情急之下,他想到了向親朋好友借錢,好不容易,終於籌集夠了資金。但借錢的不易,讓他成功的決心更加堅定,目標更加明確;借錢的不易,讓他更加嚴格地約束自己,也使他在經營管理方麵更加用心,這樣就增強了團隊的執行力。
正是這樣,他才在創業的路上渡過了一個個難關。
其實,善於用別人的錢創業的人,一般比用自己的錢創業更容易成功。分析起來,具體有以下三個原因。
(1)承受壓力不同
有句話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還有句話說“破釜沉舟”。其實說的都是一個意思:當你沒有退路時,你會盡全力,把事情做得很好。凡是在曆史上留名的人,都曾經冒著巨大的風險做過某一件事。創業做生意,也是這樣。錢是借來的,不是自己的,隻能贏,不能輸。在這種壓力下,創業者會很有動力。因為在很多時候,創業者是被自己的沮喪打敗了。在借錢的心理壓力下,創業者往往會有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勇氣,主動去解決問題,並最終創業成功。
(2)加大對效率的重視程度
就像借來的書,我們會想方設法提高閱讀效率,不敢有一絲的怠慢。借來的錢也是這樣,創業者會想,怎樣提高錢的使用率?怎樣使它的價值最大化?不會算賬的人不是一個成功的生意人。當一個創業者用心考慮錢的用途時,他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3)加大對利息的重視程度
用自己的錢創業,很少會考慮利息的問題。因為畢竟是自己的錢,想怎麼使用就怎麼使用。但是借來的錢使用時心態就不一樣。“親兄弟,明算賬”,借人的錢總是要歸還的,還得考慮利息。借多少,使用一年利息是多少,創業者心裏一定很清楚。
下麵就應該想一想向誰借錢的問題了。創業借錢的關鍵在於“未雨綢繆”,就是提前有良好的人脈關係。創業者在借錢時要考慮以下幾點:
(1)可供借款的人數
創業者這時要把自己的交際網絡來一遍細致地梳理,想想哪些人可以借款。如果你借款數額比較大,那麼你可以增多借款人數,來個“廣撒網”。這樣,或許會有驚喜的事情發生。同時,借款人數多,使單個借款人的借款金額得以降低,加大了借款成功的可能性。
(2)借款額是多少
也就是說,你在向親朋好友借錢時,要借多少?因為這也有個人家能夠接受的額度。創業者可以考慮自身需要資金的情況,對方的經濟背景,之後提出一個適當的數額。這樣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否則,一下子提出太高的數額,會造成雙方尷尬,不僅傷和氣,可能會連錢都借不到。
(3)自己的信譽度
親戚朋友肯不肯把錢借給你,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的信譽度如何。一個一貫不講誠信的人很難籌集到資金。信譽的建立是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積累起來的,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創業者在平時就要注意自身修養,在親朋好友中建立良好的口碑。
(4)自身辦事能力
一個人做事的能力是可以慢慢培養的。改變做事的態度是提高能力的良好方法。一個再笨的人做一件事情時,如果很真誠很堅定,那麼他的能力也不會差到哪裏去。而一個辦事能力很強的人想要借到錢,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5)對專業知識的熟練程度
創業者想要向親朋好友借款,自己提起創業的事情時卻沒有一點條理,這是很難借到錢的,因為人家懷疑你的創業能力。你想要在這一行立足,你總得對這一行熟練吧。有句話說,“隔行如隔山”,如果你不了解專業知識,不具備突出的專業技能,就是能力再出色,也不會讓人信服你並借給你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