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實在太忙,隻要寫幾行字,告訴我們安好,就成了!甚至你隻要寄張明信片,上麵不必寫字,畢竟從地址,我們可以看出你的筆跡,也表示你一切都好。
當然如果因為交通不方便,或是踩著雪去買郵票,你就不要急著回信,免得受寒或在冰上滑跤,你可以等春天暖了再給我們消息。
但是,孩子!我們實在很想你呀!”
這位深愛著孩子的父親,盡管望眼欲穿地等著孩子的信,到最後,卻為了怕孩子去買郵票受寒,而“請孩子不要急著寄”了!
父親期盼的是一封信,而從他的期盼中流露出的濃濃的父愛正是最寶貴的財富。 當我們看待事物時,不須太津津樂道於可視的、物化的成果,也應該想辦法看一看在這些事物中積累了哪些看不見的財富。
人在夢想中所期望的,都是看得見的東西。如豪宅,包括林邊的豪宅,湖邊的麥田邊上的豪宅,帶露台、可以在月夜下喝咖啡的豪宅;如鑽戒、去世界各地旅遊、攢夠充當一個小資應備的瑣碎玩意兒。這就是生活的物質性,隻有物質的生活才能表達生活的實在價值。如果生活不能被物質化,你的努力和乞丐的不努力有什麼區別?一個讀了10年金融專業的博士和一個守夜人又有什麼區別?物質特征告訴別人你是誰,你做了些什麼,以及你現在身在哪裏,這就是物質對人的夢想的回答。這種回答不一定準確,也不見得公平,物質答不出來所有的問題。比如,勞力士手表和路易?威登旅行包可以回答其擁有人過著一種優裕的生活,但回答不出其擁有人是否健康、幽默和智慧。這不是物質所能回答的問題。
在夢想的實現過程中,答案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向左轉,化為物質;一部分向右轉,變成精神。精神是什麼?如同沉澱到骨骼當中的鈣元素。人在努力過程中沉澱的毅力、自信心和勇氣,就是沉澱到人格當中的精神。它們不被人們看到,但比被看到的更寶貴。它寶貴在哪裏?物質的東西,可得也可失,豪宅、鑽戒、汽車,包括身份地位都可能由於難以預料的原因而失去。然而精神不滅,人積累於內心的情感不會被剝奪。有它就有希望,即使所有的物質都消失了,你還可以照樣建構你物質財富的新天地。
做自己情感的至高統治者
一個做事光明磊落、生氣蓬勃、令人愉悅的人,到處受歡迎。
不急不躁、不怨天尤人、不輕易發怒是良好的品質,擁有這種品質的人往往比急躁的人更能應付種種困難、解決種種矛盾。 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切斯特,有一個以耐心而出名的布店店主。曾經有人想考驗考驗他的耐心。這個人來到店裏,一會兒要這種布料,一會兒要那種布料,挑來揀去,看了半打不同款式和顏色的布料,最後磨磨蹭蹭地選了一種,要店主裁成一美分大小。店主不動聲色地拿來一枚一美分的硬幣,照著硬幣的樣子心平氣和地裁出一小塊布,用紙包起來遞給他。 性格的力量包含意誌的力量和自製的力量兩個方麵。自製力的存在有兩個要求——強烈的情感和對情感堅定的掌控。 曾經,有一個刺客闖入了惠靈頓公爵的書房,他說:“我叫亞玻倫,有人派我來刺殺你。”公爵說:“刺殺我?真奇怪。”刺客把話重複了一遍:“我是亞玻倫,我一定要殺了你。”“一定要在今天嗎?”“他們倒沒有告訴我在哪一天或者什麼時候,但是我必須完成任務。”公爵說:“那現在可不方便。我很忙——我有很多信要寫。你下次再來吧,我等著你。”說完,他繼續寫他的信。公爵的嚴厲、從容、大度和鎮靜使刺客大為吃驚,他走出去,再也沒有回來。 自製是剛毅的本質,也是性格的靈魂。 亞伯拉罕?林肯剛成年的時候,是一個性急易怒的人。但後來,他學會了自製,成為了一個富有同情心、說服力和耐心的人。他曾經對陸軍上校福尼說:“我從黑鷹戰役開始養成了控製脾氣的好習慣,並且一直保持下來,這給了我很大的好處。”
在33歲以前,亞曆山大就在伊薩斯、格拉尼卡斯和阿拜拉等處打了勝仗,建立了世界上最宏大的帝國。但是,這位滿載榮譽的年輕的希臘英雄卻被自己的欲望征服了,他像白癡一樣在巴比倫花天酒地,在放蕩墮落的生活中死去。
拿破侖在重大戰役中贏得了100多次激烈戰役的勝利,然而,當他被囚禁於大西洋一個荒蕪的小島上時,他卻與哈德遜?洛爾爵士就禮儀和香檳問題發生了不光彩的爭論。 每個人都兼具理性與感性,對大小瑣事都想用理智來衡量是不可能的,而且大部分行為,都是以感情為出發點,這是人性真實的一麵。往往因為旁人的一句話,便耿耿於懷,動輒勃然大怒,時而血管膨脹,血液充滿腦部,根本無法自我控製。等到情緒過後,才來懊悔當初。因個人某方麵致命的弱點或缺陷而歸於失敗的人,在失敗者中也不在少數。這樣的人,一定要培養自我控製的能力,克服急躁的情緒。
能夠支配自我,控製情感、欲望和恐懼心理的人會更容易獲得成功;相反,不能自控的人則經常會因為情緒和衝動迷失前進的方向。一個無法控製自己的人既不能管理好自己的事務,也不能管理好別人的事務。任何一個人都可能在缺乏教育和健康的條件下成功,但絕不可能在沒有自製力的情況下成功!
操縱好情緒的“轉換器”
自古以來,對於人的評斷標準,隻看一個人的涵養、行事的風格,就知道是否可以成為可塑人才,是否有大將之風,因此你要成為一個成功者,除了常識與能力之外,還要懂得如何操縱自己的情緒,不因一時的衝動和怒氣而誤了大事。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紀的寺院,寺院的廢墟裏有個石碑,石碑上刻著“既已成為事實,隻能如此。” 1914年12月,大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的實驗室發生一場大火,損失超過二百萬美金。他一生的心血成果在大火中化為灰燼了。
大火在最凶的時候,愛迪生的兒子查裏斯在濃煙中發瘋似地尋找他的父親。他最終找到了:愛迪生平靜地看著火勢,他的臉在火光搖曳中閃亮,他的白發在寒風中飄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