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有一種愛是那麼怯弱 送 傘(1 / 1)

第一輯有一種愛是那麼怯弱 送 傘

電影《孔雀》裏一個鏡頭,給他留下了深刻,似疏疏朗朗的夜雲,在月下投來或明或淡的影子。一個雨天,傻大哥給正在上學的弟弟送傘,惹來一串麻煩。電影一晃而過,往事卻像電影那樣,在腦海裏一幕幕清晰地閃現。

記憶中,童年總是下雨,樹葉濕淋淋的,街道濕漉漉,一眼望去,花花綠綠的傘,似五彩雲霞,在雨中飄逸,遊走。一場措手不及的急雨,總會把父親招來,他一手扶著一輛長征牌自行車,一手撐著一把如蓋的黑色尼龍傘,笑咪咪地在校門口等他。

“爸——”老遠,他就大聲地叫喚。

父親用袖管把後座擦幹,扶他坐上去,然後,左腳踮地,右腳蹬車,“嗖”地一聲,在雨中飛馳。黑大的傘穩穩地把他給罩住,那是父親賜予他的晴空。回到家裏,父親的前胸、衣袖、褲管濕得滴水,整個就是半隻落湯雞。

小地方沒有接送孩子的習慣,他老盼望下一場無征兆的雨,那樣,父親就會撐傘騎車來接他。更多的時候,去上學就大雨酣暢淋漓,母親替他穿好膠鞋,扶正書包,教他打傘上路。 “不要去踏積水啊!路上小心——”母親的叮囑在一陣陣風雨中弱了下去。

後來,父親就不騎車接他了,往往是母親來送傘。父親身體不好,特別是在風雨天氣。送傘的母親,手裏打傘,腋下夾傘,風風火火,穿過大雨浸淋的街道。站在教室門口,母親已是一身風雨,頭發濕成一綹一綹的,臉上雨珠一滴一滴往下落。他從後門出來,高興地喊:“媽,送傘來了。”接了傘,趕緊回教室,門一關,把母親那句“路上小心”關在外麵。他怕老師,不敢和母親多就一句話。放學了,同學都說:“你媽真好,會送傘來。”沒有誰怪家人不送傘來,因為,在雨中奔跑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放假在家裏,遇上不速之雨,他本能地打一把夾一把,給母親送傘。母親的工廠是離家不遠的南門口,不一會就到了。他問門衛:“我媽在什麼地方上班?”門衛問過他媽叫什麼,便直誇他:“真是個好孩子,知道給大人送傘。”

母親見兒子來送傘,直樂,摸摸他的頭,問:“兒子路上沒摔跤吧?沒淋著吧?”他堅定地問答:“沒有。”他把傘放在母親手上,轉身就走,身後母親的同事誇讚他:“你兒子真懂事,會送傘呢!”

那一天黃昏,風雨如晦,他和母親坐在家裏等父親回來。鄰居來報信:“你爸爸在南門口商店躲雨,叫你送傘去!”母親拿好傘準備出門,他搶了過去。母親笑了,在心裏誇了一遍兒子長大了,懂事了。她圍裙做飯,嘴裏哼著小曲。

飯在噴鍋,菜香四溢,隻聽見他在門外大喊:“媽——媽——爸不行了。”

母子倆趕到南門口商店,父親已安然睡著了——永遠地睡去。父親有高血壓的疾病,一路狂奔回來,血液沸騰,攻心鑽腦,撒手歸西。他怪自己沒有早點給父親去送傘,心裏投下濃重的黑影。母親丟下撐開的傘向父親狂奔而去的那一幕,永遠定格在他的記憶中,那是一個與傘有關的生命片斷。

從此以後,無預感的急雨似乎與他作別,在大城市裏,雨帶給人阻礙的困難遠遠不及小地方。他在宿舍和辦公室裏,分別放置了一紅一藍二件雨披,隻要有雨,雨披就是護身符,給他生活軌道的二端,製造無雨的天地。

戀愛時節,他想起給女友送傘,然而,弄巧成拙,送一個散一個。離去的女友眾口一詞:“誰稀罕你送傘,我打的多方便,也不會被雨淋啊!”後來才知道,大城市的人信邪,所謂的送傘,就是散夥的意思。他不明白,隻知道送傘是送一片晴空。

有一天,他在外麵辦事,被雨擋在那家單位的大廳裏,一位女同事,給他送傘來了。他找到了一種真實的感覺,甜蜜、苦痛、幸福和悲傷,種種情緒,如漫天雨絲在心裏亂飛。女同事隻有一把傘,一把天堂牌小花傘。他打傘,與她比肩而行,風雨在傘外鳴唱,就是這柄傘將他和她帶入天堂——愛情天堂。

幾年後,兒子上幼兒園。雨天,她打電話給他:“我去給兒子送傘!”他回答:“我先跟你送傘吧。”其時,他無傘,開著棗紅色馬自達接了她,再接兒子。

人間情,有時就是風雨中的一把傘。下雨了,你收到誰送來的傘嗎?抑或,你給誰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