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掌控時間,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 第三章掌控時間,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 5時間是“擠”出來的
沈從文老人曾精辟地說:“擠,……工作要擠才緊張,時間要擠才充裕。”沈老還說:“擠是正常的,不擠才是不正常的,應該歡迎擠,要知道,擠是使人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個人一生多少是要對人民有點貢獻的,大凡都是靠擠出來的。一個人如果常年不覺得擠,反而覺得有的是時間,鬆鬆垮垮,他將一事無成,虛度年華,浪費了生命。可見,擠對人沒有壞處。”
哈麗特·斯托夫人是一位家庭主婦,然而任何一點閑暇時間她都用來構思和創作。由於她超常的毅力和對待時間分秒必爭的態度,最終成為小說家,化平凡為輝煌,寫出了家喻戶曉的名著——《湯姆叔叔的小屋》。
你可以利用的時間還有很多,比如你在醫院排隊等待體檢的時間,你等著開會的時間,你坐在車裏等著接孩子的時間,將這樣的時間隨便消磨過去也是不易察覺的,但是你利用這些時間完成你清單上的一件小事,或者開始製訂一項計劃也是足夠的。你可以利用這些時間打個電話,寫工作報告摘要,或者瀏覽一本雜誌看它是否值得你花大量的時間去讀。其實,你隻要掃一眼你的清單就可以知道每一個工作的空當可以怎樣利用,而且你會驚奇地發現,你越是利用這些時間空當,它們就顯得越來越多,你的工作效率會因為利用這些時間空當而有所提高。
古今中外的許多名人都非常注重餘暇時間的價值。
南宋詞人李清照夫婦晚飯後習慣喝茶,他們覺得喝茶聊天是對時間的浪費,就發明了一種別具一格的“茶令”。茶沏好後,他們其中的一個人便開始講史書上記載的某一件史實。講完以後,另一人要說出這史實出自哪一本書,這還不夠,還要說出這一史實在書中的哪一卷、哪一頁、哪一行。這就是說,知道這一史實,如果沒讀過此書就答不出來;讀了,但不熟悉,也答不上來。答不上來或答不準確,茶是不能喝的,隻能聞聞茶香。通過這樣的“茶令”,兩個人的史學知識不斷積累,豐富了創作內容,也充分享受到了生活的樂趣。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許多人都常常感到時間緊張,根本沒有時間幹許多重要的事。而魯迅先生曾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有人算過這樣一筆賬:如果每天臨睡前擠出15分鍾看書,假如一個中等水平的讀者讀一本一般性的書,每分鍾能讀300字,15分鍾就能讀4500字,一個月是135千字,一年的閱讀量可以達到1600多千字。如果平均每本書200千字左右,一年就可以讀8~10本書,這個數目也是很可觀的,而且不難實現。
那麼你如何在快速的生活節奏和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呢?
(1)學會化零為整
善於把時間的“邊角餘料”拚湊起來,加以利用。青年人做事的時候切莫小看幾分鍾。即使是每天剩餘的那一點點時間也不要虛度浪費,即使隻有五六分鍾,如運用得法,也一樣可以有很大的成就。遊手好閑慣了,就是有再高的聰明才智,也不會有所作為。
莫紮特經常利用理發的時間考慮創作,當理發師解開圍裙時,他同時也想出了理發時所考慮的樂譜。
(2)設法簡化生活,騰出空餘時間
簡單的生活是快樂的,充實不是繁瑣,熱衷於生活瑣事的人,絕對不會是一個成功的人。
著名作家端木蕻良,為了杜絕來客的無謂幹擾,曾有過貼詩謝客的佳話。居裏夫人為了從事科學研究,也盡量把搞衛生掃地時間縮短。像端木蕻良、居裏夫人這種擠時間的方法都是可以學習的,因為從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擠時間,是每個人都能辦到的。
(3)善於利用假日,巧妙安排時間
按照中國的有關規定,每個人每年節假日的休息時間為10—11天,再加上周末的時間,一年就會130天左右的假期。如果你把這段時間巧妙地加以利用,也會有一定的收獲。
時間是無限的,而對於每個人來說,它又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在有限的時間裏做出最多事,這也就成為了我們充實生命的一個重要方麵。養成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的習慣,才能使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