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謀職如謀生,職業規劃定人生 選對老板,你就選對了職業的發展方向
選擇公司,老板是一個必須考慮的重要的因素。找工作時,老板有權選擇員工,同樣, 員工也有選擇老板的權利。調查發現,近80%的人在求職時會選擇老板;另外約20%的人則表示不會。無論他們在求職時是否考慮老板這個因素,也不管這個因素在他們考慮的各項因素中所占比例是多少,所有被訪者一致認為,老板對工作的影響非常大。
事實上,作為一家企業的老板,其個人魅力、氣魄、品格等等,往往決定著所在企業的文化背景、管理規範等等能凝聚人心吸引人才到多大程度,同時也意味著謀職者今後的施展空間大小和價值發揮的程度。
24歲的小李是一個開朗、樂觀的年輕人。畢業於某著名學府,獲得了服裝設計本科的學曆,在大學四年的學習中,他的成績優秀,掌握了紮實的服裝設計知識。大學畢業後,他進入了一家服裝設計公司,滿懷激情地準備投入工作之中,做出一番事業來!在麵試的那天,他那未來的老板一席話將小李留在了這家公司:“我很希望你能夠加入我們,讓我們一起將這家公司做成行業裏最棒的那個!”懷著這樣的夢想,小李開始了他的工作。這家公司不大,所以小李在工作過程中有很多機會可以老板接觸,那時,小李還為能夠有這樣的機會在老板身邊學習而感到高興。他很投入地工作著,每天都加班到了深夜,結合公司的業務狀況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 老板給他的答複總是:“你的想法很好,放手去做吧!”小李很受老板給予的信任的鼓舞,努力地學習著,努力地工作著。可是好景不長,小李的工作熱情很快邊像潮水一樣退去了,問題出在哪兒呢?
原來,在不斷的工作中小李逐漸發現,他的老板並非像他自己所形容的那樣。事後小李總結出了他老板的“三宗罪”:
(1)沒經驗。他的老板其實沒有什麼經營方麵的經驗,常常是朝令夕改,讓員工的大量工作都付之流水;
(2)不敬業。作為老板,每天他來的最晚,走的卻很早,很多該做的事情一拖再拖,因此還失去了很多的業務;
(3)太小氣。這個小氣倒不是對員工,而是在與客戶、與合作夥伴和交往中,他的老板總是絞盡腦汁如何占到別人的便宜,凡是和他們合作過的夥伴,最後都因此而拒絕再次合作。
最後,小李黯然神傷地離開了這家公司,誰知道傷害還遠遠沒有結束。在尋找新的工作時,他1年多的工作經驗並沒有給他帶來應有的回報,沒有好的業績,沒有形成有效的積累,他不得不又從頭開始。小李無奈地笑道:“我這可真稱得上是遇人不淑啊!”
從上麵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導致小李離職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老板”,而非所謂的“發展空間”。
在市場經濟下,一個成熟的商業社會,企業發展相對穩定,個人創業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容易了,有更多的人在人生某一個階段甚至一輩子都可能要扮演雇員的角色。因此,選擇一位值得追隨的老板,是個人前途的最大保證。
在一個公司裏,老板是核心,是不折不扣的“靈魂人物”。老板的眼界、能力和管理方法對公司未來的發展起著決定作用,一個人在選擇公司時,老板的做事風格和為人便成了必不可少的判斷依據,因為隻有好的老板才能讓你在公司裏得到良好的鍛煉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