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暢通求職渠道,廣開謀職門路 求職無門,不妨先降低自己的身價
有這樣一個故事:
某企業招聘業務人員,招聘信息剛公布,應聘者如潮而來。招聘官發現,有一位求職者資曆深厚,但招聘官覺得公司的水淺容不了這條大魚,因此招聘官對他不抱多少希望。麵談時,招聘官也曾很有誠意地側麵暗示他,根據公司規定,不能給予太高的薪水。沒想到他竟然願意接受與他原來要求相距堪遠的條件,這讓招聘官百思不得其解。正式錄用後,他也沒有經曆過“大風浪”的驕傲,不但能準時上班,還把各項報表填寫得井井有條。一個多月後,他的業績遠遠超出了其上司的預期,三個月後,其上司決定破格晉升,工資及各項待遇也隨之水漲船高。
在一次閑聊當中,上司才知道他之前在一家公司已經混到了主管的位置,無論工作還是待遇相當順利,原以為可以前途無量,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投資失敗,老板攜款失蹤,讓這些員工們一下跌倒在水深火熱之中。此後,他也曾經因為企業條件達不到自己所要求的而怨聲載道,總認為自己是沒有被發現的金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他無法忘懷自己遭遇的挫折。但是,他總是要生存下去的,隻能選擇從頭再來,重新體會一次價值與價格的差異。
可見,如果你想求職成功,那麼就要放低自己的身價,也就是放低你的學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放下你的工作經驗、放下你的身份,讓自己回歸到“普通人”中。同時,也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和批評,做你認為值得做的事情,走你認為該走的路。唯有如此才會在放低自己身價的同時,提升個人的價值。
人的“身架”是一種“自我認同”,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但這種“自我認同”也是一種“自我限製”,也就是說:“因為我是這種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種事”,而自我認同越強的人,自我限製也越厲害,千金小姐不願意和貧窮的女人同桌吃飯,博士不願意當基層業務員,高級主管不願意主動去找下級職員,知識分子不願意去做體力工作……他們認為,如果那樣做,就有失自己的身份。
其實,這種“身架”隻會讓求職者陷入困境,自己堵住了前進的路。當然,這裏並不是說有“身架”的人,就不能找到待遇優厚、令自己滿意的工作,至少在求職過程中,會吃點苦頭,除非你具有雄才偉略、高尚的人格和無人能及的身世背景,否則,在求職過程中,勢必會吃些苦頭。像博士如果找不到工作,又不願意當業務員,那隻有挨餓;如果能放下身架,願意從基層做起,說不定他們的才能會被有眼光的領導發現,給他們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劉軍大學畢業後,麵臨著就業問題,他東奔西跑地折騰了半年,依然沒有找到工資與學曆相吻合的工作。為此,劉軍經常愁眉苦臉、悶悶不樂,臉上也失去了以往的笑容。
父親語重心長地問他:“你麵試過這麼多家公司,難道就沒有一個崗位適合你嗎?”
劉軍說:“有,隻是工資太低了,每月隻有800。”
“那也好啊!先幹著嘛,你幹得好了老板自然不會虧待你。”父親笑著說。
劉軍說:“800元,我才不幹呢,我一個大學生怎麼能一個月才掙那麼一點錢呢。”
父親無語,隻是搖搖頭。
一會兒,父親又對劉軍說:“明天跟我賣一天菜吧!”
第二天,到了菜市場,劉軍與父親把新鮮的菠菜擺在貨架上,很快就有一個中年婦女來問:“你這菠菜多少錢1斤?”
父親說:“8角1斤。”
中年婦女說:“整個市場就你家的貴,別人都賣7角1斤,能不能便宜點?”
父親說:“我這裏的菠菜是整個市場最好的,不能降價。”中年婦女撇撇嘴走開了。
後來發生的情況和剛才的相差不多,接連幾個人問過價後,都紛紛走開了。劉軍有點兒著急了,他對父親說:“咱們也把價錢放低點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