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順利度過試用期,與企業成功對接 迅速適應工作環境,平穩度過試用期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哈佛大學裏有一位著名的經濟學教授,凡是他教過的學生,很少有順利拿到學分畢業的。原因出在,這位教授平時不苟言笑,教學古板,分派作業既多且難,學生們不是選擇逃學,就是打混摸魚,寧可拿不到學分,也不願多聽教授講一句。但這位教授可是美國首屈一指的經濟學專家,國內幾位有名的財經人才,都是他的得意門生。誰若是想在經濟學這個領域內闖出一點兒名堂,首先得過了他這一關才行!
一天,教授身邊緊跟著一名學生,二人有說有笑,驚煞了旁人。後來,就有人問那名學生說:“為什麼天天圍著那古板的老教授轉?”那名學生回答:“你們聽過穆罕默德喚山的故事嗎?穆罕默德向群眾宣稱,他可以叫山移至他的麵前來,等呼喚了三次之後,山仍然屹立不動,絲毫沒有向他靠近半寸;然後,穆罕默德又說,山既然不過來,那我自己走過去好了!教授就好比是那座山,而我就好比是穆罕默德,既然教授不能順從我想要的學習方式,隻好我去適應教授的授課理念。反正,我的目的是學好經濟學,是要入寶山取寶,寶山不過來,我當然是自己過去嘍!”
後來,這名學生果然出類拔萃,畢業後沒幾年,就成為金融界了不起的人物,而他的同學,都還停留在原地“喚山”呢!
可見,與其試圖讓改變環境適應自己,不如讓自己去適應環境。在當今這個適者生存的時代,隻有學會適應社會環境,個人才能生存和發展。對於正在試用期的職場新人更是如此。如果你想在職場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就要學會適應周圍的工作環境,養成良好的適應性,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法門。如果適應不了新的工作環境,就隻能被淘汰或歸於失敗。
劉娜大學本科畢業後,被北京的一家外資企業看中了,並獲得了試用的機會,劉娜為此興奮不已。要知道,在北京這樣的大都市裏,擁有研究生、碩士、博士文憑的人數不勝數,而她一個本科畢業生竟然能進人外資企業,而且從事管理工作,的確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更讓她高興的是,如果能順利度過3個月的試用期,她就可以按照合同,在公司工作3年,而且自己的保險與戶口問題也可以得到解決。這樣優厚的福利待遇激勵著劉娜努力工作,她決定在試用期內好好表現,爭取能成為該企業的正式員工。上班的第一天,由於趕上塞車,劉娜遲到了5分鍾。人事主任什麼話也沒說,下班後卻將她留下,給她上了一堂課,並要求她每天提前半小時到達公司,做好工作前的準備,如:打掃辦公室衛生,為大家準備好開水。當時,劉娜隻是想能順利轉為正式員工,所以,非常爽快地答應了。
第二天,劉娜按照人事經理的要求早早地來到了公司,掃地、擦桌子、打開水,等其他同事都到了以後,劉娜以為可以休息一會了,不料令她不滿的事情發生了,劉娜儼然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打雜工,其他同事都悠閑地看著報紙喝著茶,而她卻被指使得頭暈眼花。不是這個請劉娜幫忙辦某事,就是那個請她幫忙幹活兒,整個上午辦公室裏最忙的就是她了。劉娜雖然心裏不滿意,可是想到自己正處於試用期,就默默地忍受了。
3個月過去了,劉娜已經成了該單位的正式員工,那些端茶倒水的事她再也不用做了。
由劉娜的就業經曆看,公司對新員工的要求與老員工是沒有差異的,無非是在試用期裏主管可能會多布置些工作給新員工,看他們在一個新環境下的實際工作能力以及適應能力。新人要做好的就是:適應新公司的文化、價值觀;適應新老板的管理風格;適應新工作環境中與老員工的關係;做好可能會“被欺負”的心理準備(就是有可能老板給你的工作比老員工多,老員工有可能來支配你的工作等)。如果不能盡快適應工作環境,而是意氣用事,很可能丟掉就業機會,那麼先前的努力也就白白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