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終身受用的富礦〖〗〖〗 97不要祈求別人的感激
不要因為別人忘恩負義而不快樂,要認為這是一件自然的事。讓我們記住:耶穌基督在一天之內治愈了10個麻風病人,而隻有1個人感謝他。為什麼我們卻希望得到比耶穌基督更多的感恩呢?
我曾在得克薩斯州碰到一個正為某事而憤怒的商人。令他憤怒的那件事發生在11個月以前,可是他的火氣還是大得不得了,簡直無法不談那件事——他發給34位員工一共10000美元的年終獎金,但沒有一個人感謝他。“我實在很後悔,”他很尖刻地埋怨說,“應該一毛錢都不給他們的。”
“憤怒的人,”古聖先賢說,“心裏都充滿了怨恨。”這個人心裏就充滿了怨恨。我實在非常同情他,他大概有60歲了,根據人壽保險公司的計算方法,平均來說,我們大概可以活到現在的年齡到80歲之間差距的2/3多一點點,所以這位先生——如果他運氣好的話——也許還有14到15年可活,可是他卻浪費了幾乎1年的時間,來埋怨懷恨一件早已過去的事情。
他不該沉浸在怨恨和自憐中,他該問問自己:為什麼沒有人感激他?也許他平常付給員工的薪水很低,而派給他們的工作卻太多;也許他們認為年終獎金不是一份禮物,而是他們花勞力賺來的;也許他平常對人太挑剔,太不親切,所以沒有人敢或者願意來謝謝他;也許他們覺得他之所以付年終獎金,是因為大部分的收益得拿去付稅。
從另一方麵來說,也許那些員工都很自私、很惡劣、很沒禮貌。也許是這樣,也許是那樣。我們都不知道真相如何,不過,撒姆耳·強生博士說過:“感謝是良好教養的成果,在一般人中是找不到的。”
我想說的是:這個人希望別人對他感恩,正犯了一般人的共有缺點——可以說是完全不懂人性。
如果你救了一個人的命,你是不是希望他感謝你呢?可能會。山姆·裏博維茲在任法官之前是一個有名的刑事律師,曾經救過78個人的命,使他們不必坐上電椅。你想這些人中有多少個會感謝山姆·裏博維茲,或者隻送他一張聖誕卡?依匹克特修斯在1900年前就曾經指出,我們種因就會得果,而不管怎麼樣,命運總能讓我們付出代價。“歸根究底”,依匹克特修斯說,“每一個人都會為他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能夠記住這點的人就不會跟任何人生氣,不會跟任何人爭吵,不會辱罵別人、責怪別人、觸犯別人、恨別人。”
從小,我的家人每一天晚上都會從聖經裏麵摘出章句或詩句來複習,然後跪下來一齊念“家庭祈禱文”。我現在仿佛還聽見,在密蘇裏州一棟孤寂的農莊裏,我的父親複習著耶穌基督的那些話:“愛你們的仇敵,善待恨你們的人;詛咒你的,要為他祝福;淩辱你的,要為他禱告。”
我的父親做到了這些,也使他的內心得到一般將官和君主所無法追求的平靜。
讓我們永遠不要去試圖報複我們的仇人,因為如果我們那樣做的話,我們就深深地傷害了自己。讓我們像艾森豪威爾將軍一樣,不要浪費1分鍾的時間去想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
幾千年來做父母的一直為兒女的不知感恩而非常的傷心。就是莎士比亞筆下的李爾王也說:“一個不知感激的孩子比毒蛇的牙還要尖利。”可是孩子們為什麼應該心存感激呢——除非我們教他們那樣。忘恩是人類的天性,就像野草一樣,而感恩卻像一株玫瑰,必須施肥、澆水,給它教養、愛和保護。